・中文业绩

・田俊雄:《中国的产业:短缺经济格局下的大展》,荫贵,庆编《世界能源史中的中国:生、演、利用及其影响》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

封越健,魏众等《经济90年展回和未来展望》《经济动态2019年第6期

・田俊雄:《中国式产业组织的形成及其在转轨过程中的化:型汽车产业的案例分析》,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业绩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格致出版社,2015年3月1日。

俊雄:《人口红利消灭后的中国》专家评议: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482次,2013年8月2日。

・田俊雄:《1930年代中国内地区的工展―以水泥业为例》“并木寿教授文”开幕式东亚论坛:明清以来的中国》学会(2012年5月19日―20日)文集。

俊雄,朱荫贵,加岛润编:《中国水泥展:产业组织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田島俊雄・朱廕貴・加島潤・松村史穗編著:《海峽兩岸近現代經濟比較研究》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現代中國研究據點研究シリーズ No.6,20113,pp.190.

・田俊雄:《1930-50年代中國内陸地區的工業化發展―以西北洋灰和蒙疆洋灰為例》,海峽兩岸近現代政經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當代中國研究基地,2010年8月22-23日于台湾埔里。

・田俊雄:《80年代的经济所和曙光研究》,《经济学家茶座》第472010年第3),2010年7月。  

・田俊雄:《80年代的经济所和曙光研究》,罗必良等著《为思考而生活 为学术而快乐 张曙光教授诞辰70周年纪念文集》2009年10月。

俊雄:《生物乙醇与中国农业状》,《天地人》第7期,2009年7月(合地球境学研究所中国问题研究基地)

・田俊雄:《中国件外包的产业组织和区域布局:基于承接日本件外包的一研究》, 江小涓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  

田島俊雄「劉易斯轉折點和中國的農業農村經濟問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II」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東亞經貿發展研究計畫,2008  5  29~30 )。

俊雄:《刘易斯折点前后的经济与社会-兼评王诚和蔡昉的观点》: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357次,2008年3月14日(張曙光主編《学海辑英》天则经济研究所20107

・田俊雄:《20世的中国化学工—永利化工,天原化及其代》,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俊雄:《土地私有制不适合中国》《中国经济周刊》中文版月刊,2004年第4期。

田岛俊雄:《中国式产业组织的形成及其在转轨过程中的变化:轻型汽车产业的案例分析》,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业绩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田岛俊雄:《中国农业的结构与变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

・田俊雄:《中国・东亚农业结问题》,焦必方《日本的农业,民和-后日本农业展与问题》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田俊雄:《农业》,日中经济协 :《中国经济的中期展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8月。

 


・参考:

世界能源史中的中国:诞生、演变、利用及其影响
作者:
朱荫贵 杨大庆 编
定价:
80 元
页数:
428页
ISBN:
978-7-309-14911-1/T.664
字数:
41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朱荫贵
      
       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回顾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个人、社会、国家以及全球都产生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无论是早期矿物能源取代植物能源,还是此后的电力能源取代矿物能源,每一次能源的变化都称得上是一次革命。今天,世界上正在兴起新能源革命浪潮,这无疑是人类迈向新时代的又一里程碑。可以相信,新能源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将一举超越历代能源的变革而载入史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生活的便利,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和价值。
       回顾历史,在惊叹能源变迁给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历史上能源利用和影响的研究,无论数量、研究的深度还是关注的角度,都未能全然彰显能源在人类历史上应有的地位。特别是整体上以能源为对象,考察分析其发展演变的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能源自身在被人类利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性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无论数量、研究的深度还是关注的角度,都实在不配其应有的地位。检阅现有的研究成果,尽管不乏有对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进行研究的学术论著,但这些成果大致集中于几个共同的议题,即: 我国能源的种类和分布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外来侵略者对我国能源资源的觊觎和掠取,我国能源产业如何在列强掠夺和传统封建势力反对的夹缝中艰难发展;或是对某一个煤矿、某一家电厂或某一个城市的能源产业的史实加以描述,或是叙述能源如何从手工开采逐步发展到机器开采,再就是通过考察能源产业,分析资本筹集、产品运输、企业经营等诸种问题。当然,这些研究非常重要,能够使我们对我国能源发展演变的多层面相有所了解。但遗憾的是,在对能源史进行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对于另外一些层面和问题的研究仍关注不够,例如: 能源产业对城市兴起、重工业产业发展和工业基地建立的作用,能源的发展推动新型交通运输工具诞生进而扩大市场以及推动国内外贸易发展的分析;能源和政治、外交的关系以及因为能源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改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研究等,则研究得很少。至于将眼光聚焦于新能源对生产力变革进而对生产关系产生调节、推动、改进作用的研究成果,就更难以寻觅了。
       今天看来,我国能源史研究的现有状况,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革命兴起所提出的时代要求。一方面,从历史中总结中国能源发展的轨迹,探求其中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文明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必然会丰富我们对我国能源史发展的认知,进而促进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从能源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想必也会深化我们对中国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的理解。有鉴于此,2015年,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借邀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杨大庆教授访学之机,与他确定访学研究的课题为近代中国的能源历史。2015年12月18—19日,复旦大学召开了“世界能源史之中的中国”的工作坊,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二十余位学者,共同探讨中国能源史的发展和演变。工作坊的主旨有二: 一是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构建综合跨域的中国能源史;二是借鉴世界能源史研究的新视角,综合分析能源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探讨具有几千年农业传统的中国在近代以来因为能源变化而出现的变迁。两天的会议之后,学者们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修改补充,另外又进一步邀请了国内外对能源史有研究而未能来参加工作坊会议的学者著文参加我们的讨论。这样,在2018年形成了现在论文集的大体格局。
       论文集中收录的论文大体按照四个部分进行分列,分别是纵论篇、电力篇、石油篇和煤炭篇,共十六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近代以来中国的能源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探讨,由于受到研究基础和关注点的局限,读者可以看到,这些论文还只是从能源史角度进行的初步尝试。我们期待这些论文的发表能够吸引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和参与,真正使我国能源史的研究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朱荫贵 前言
      
       纵论篇
       布莱恩·布莱克(Brian Black) 环境史中的能源与运输
       张伟保 能源安全看近代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
       严鹏 国家计划、市场转型与产业创新——中国矿山机械工业的演化(1949—2014)
       萧建业(Victor Seow) 历史学中的能源:一个文献综述
      
       电力篇
       田岛俊雄 中国的电力产业:短缺经济格局下的大陆型发展
       林兰芳 台电与日占区的电力事业(1938—1945)——以广州、汕头为中心
       杨琰 西方经验与本土经营:近代上海电力产业的兴起与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变(1882—1893)
      
       石油篇
       杨大庆 能源史与地质学——也谈1945年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寻找石油的失败
       吴翎君 外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1870—1937)
       洪绍洋 战后中国石油公司在台湾的经营(1945—1949)
       皇甫秋实 贾钦涵 民企、外资与政府——顾维钧参与中国西北石油开发始末
       常旭 “洋油”时代——基于旧海关史料对中国1863—1931年煤油市场的考察
       张轩赫 抗战期间资源委员会的酒精工业
      
       煤炭篇
       范矿生 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山东峄县中兴煤矿为中心的考察
       朱荫贵 从能源史角度看近代中国机器采煤业的兴起及其效应
       陈慈玉 20世纪前半叶中国东北的煤矿业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刊《管理世界》2012年第七期 

百年水泥史,产业新变化

――简评《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和结构变化》

 

张曙光

 

田岛俊雄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中国经济。80年代初,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与笔者在同一个办公室,且办公桌对面而坐,经常一起讨论问题,进行合作研究,一起去东北、四川、浙江等地调查研究。他有著作发表送我拜读,我有著作出版,也送他参阅。他每次来中国都要拜访我,他们全家也曾到我家做客;我去日本,也曾住在他的家里。 20091025 农历98 ),是我70岁生日,他不仅著文《80年代的经济所和张曙光研究员》,回顾过我们之间的交往,而且专程来京祝贺。总之,我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为了加强中日两国间经济学者的合作,他在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组织,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立了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研究基地。今年春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田岛 教授与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朱荫贵和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加岛润合作编著的《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和结构变化》(以下简称《水泥》,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这是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系列成果之一。该组织计划对中国的化工、电力、水泥、钢铁、农机等产业进行系统研究,已经完成并出版的有研究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的两种,即《20世纪中国化学工业――永利化学·天原电化时代》(日语题目为《20世紀の中国化学工業――永利化学·天原電化とその時代》2005年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印行)和《现代中国的电力产业――“短缺经济”与产业组织》(日语题目为《現代中国の電力産業――“不足の経済”と産業組織》,2008年昭和堂出版),《水泥》是该系列的第3种,有中文版和日语版(日语版题目为《中国セメント産業の発展――産業組織と構造変化》,2010年御茶の水書房出版是由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0多位学者共同完成的。

《水泥》的研究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中国的GDP40.1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粗钢产量6.37亿吨,水泥产量18.82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超过了40%50%,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特别是,当日本、台湾以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水泥生产成为夕阳产业和趋于衰落之时,中国的水泥产业却欣欣向荣,高速发展,因而,中国的经济成长和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了世界的意义和影响。于是,研究中国钢铁、水泥等重要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认识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泥》除序章外,分为历史篇和现状篇两大部分,一方面系统地描述了中国以及东亚水泥工业发展的百年历史,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以及东亚水泥工业的时空分布、产业组织和结构变迁以及资金、设备和技术来源,不仅揭示了水泥产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而且展现了中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这是一本值得中国经济界和产业界关注和阅读的有用文献。

中国水泥产业的发展,从1906年启新洋灰公司建立算起,已经整整一百多年。《水泥》没有专门概括出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但是,根据作者的详细描述,我们可以将百年水泥工业的发展大致概括为解放前的近50年、计划经济时期的30年、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和本世纪的10年四个阶段,并根据作者在第一、二、五、六、七章中的广泛分析,对各个时期中国水泥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及其发展变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清楚的认识。

在解放前的近50年中,2030年代是中国水泥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使用的基本上回转窑生产,年产量最高达到近80万吨。当时,在日本水泥倾销和竞争的压力下,一方面通过关税谈判恢复了关税自主权,另一方面,华商水泥的刘鸿生充分发挥了企业家的组织才能,促成了与启新公司和中国水泥公司三家的同业联营,在产品产量、销售价格和销售区域等方面,形成了一种不完全垄断的卡特尔组织,与日商相抗衡;同时,华商水泥还通过资金借贷、“利转股”、密切银企关系,实行负债经营,扩大了生产规模,推动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从这些历史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民族水泥工业的成长过程。抗战时期,内地的生产遭到破坏,但在日伪统治的东北,战争的需要推动水泥工业的较快发展,1943年曾达到161万吨。

《水泥》明确指出,与钢铁和电力等同类装置型行业相比,水泥产业的“产业组织较为分散。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产业特征,尤其是石灰和煤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普遍性、烧成过程中的重量减损性,以及运输成本承担能力的低位性等”(第9页)。在日本、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泥工业装备SPNSPNew Suspension Preheater,预分解新型干法回转窑)等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先进技术以后,“由中小水泥企业带动下的产业发展更是当代中国水泥产业发展史上最为显著的特征”(第153页)。即使在中国政府进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水泥产业政策,推行设备大型化以后,仍然出现了大型水泥和中小型水泥同时大发展的态势。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水泥》讨论的一个主题和重要贡献。作者通过上海、山东和吉林的案例分析,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有力的刻画。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30年中,中国的水泥产量从100万吨增加到5000多万吨,生产技术除立窑外,发展了干法和湿法回转窑以及立波尔技术。当时,水泥是一类物资,也是一种严重短缺的物资。计划经济的非市场环境造成了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形成了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和农村市场、城市市场和城市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的格局,是水泥产业分散的重要原因。由于水泥的运输费用较高,是一种适合分权管理的物资,因而在管理体制上以产销分离为特征,分为中央主管的“大水泥”和地方发展的“小水泥”。再加上中央政府调整了计划内水泥的分配方式,允许地方政府把地区内生产的部分水泥保留为地方物资,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包括小水泥在内的“五小”工业的发展,小水泥的产量最高时占全部水泥产量的2/3

例如上海,60年代国家配给的水泥每年12.525万吨,占上海需求量的45.153.6%。于是,上海采取了三种办法解决供求差额。一是扩大上海水泥厂的规模和投资,二是建设新的水泥厂,三是采取以物易物的“协作串换”方式,从外地调配。

在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中,中国的水泥产量从1977年的556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5.76亿吨,外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开始使用NSP,不仅出现了熟料与水泥的生产分离,而且形成了大小水泥同时高速发展的情势,一方面,上层企业扩大规模,向大型化发展,另一方面,小水泥产量快速增长,占比在70%以上,甚至在80年代后期超过了80%

这时,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成为可能,特别是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日趋简单化,促进了产业的大型化和向城市的集中。但是,水泥产业所具有的在地方小规模资本下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性质,其城乡市场仍然具有分割的特点,其产品在农村市场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80年代的双轨价格时期,小水泥的价格是大水泥1.82.63倍,刺激了小水泥的繁荣。山东出台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大家办建材”的政策,形成了小水泥大发展的高潮,农田基本建设成为小水泥的主要市场。90年代中期以后,公路建设的发展,住宅建设高潮的出现,水泥的需求市场也开始从农村水利向城市住宅和社会公共设施方向转换。正如《水泥》所说,“90年代中期之前小水泥的发展是以对应农村市场需求下的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式外延性发展(小型企业大量簇生);之后市场需求结构向城市需求演变,大水泥崛起已成为必然”(第171页)。

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开始对水泥工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在本世纪以来的10年中,调整步伐加快,主要是将低热电效率、低质量、高环境负荷的立窑小水泥予以淘汰,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设备的国产化,降低了水泥生产的前期投入,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2008年,出现了18600万吨以上的大型水泥企业,水泥和熟料分别占26%37%Herfindahl指数分别为0.006450.01437。其中15家企业的规模在千万吨以上。2010年,发改委出台了《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确定了安徽海缧集团等12家全国性重点企业和内蒙古乌兰集团等48家区域性重点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吉林的几家大型水泥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形成了吉林亚泰、冀东吉林公司、延边德全水泥、通化特种水泥四大水泥,2002年产能620万吨,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大水泥企业仍然以抢占资源为导向,具有就地生产销售商品特性的水泥,对应消费地的商品供应很大程度上仍要依靠当地的小水泥企业”(第205206页)。小水泥其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一是各县市的小水泥企业大都拥有矿山资源以及靠近铁路或者自建有专线,且都在增加技术人员,更新设备,开始摆脱水泥锻烧增加产能的方式,而在规模与生存中寻求平衡,来完善自身定位;二是地理分布和运输成本上的优势,为小企业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使大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成为可能。

《水泥》的另一个主题和贡献是,比照国际水泥巨头的跨国并购,讨论了中国大水泥企业的并购和集中化过程。这是产业组织和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80年代,随着母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饱和,产业成熟,国际水泥巨头经过激烈竞争,实现了母国市场的寡头化。但是,由于“水泥的特点是产品重量重,但却价格低廉,运费在产品价格中占有较高的比率。这一特点说到底,反映出的是水泥‘基本上不属于可贸易品’的特性”(第237页),因此,水泥的国际贸易量不大,1990年只有7100万吨的规模。

母国市场的寡头化对于国际水泥巨头进军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母国市场的高利润率为其投资海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于是形成了90年代海外投资的高潮。然而,水泥巨头的海外投资几乎全部是通过企业并购(MA)实现的,并购的对象大部分是市场排名前3位的企业,并购成功之后,通常都可以在对象国市场占有垄断地位。这是水泥产业海外投资区别于制造业的一大特点。

90年代,MA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海外资产价值的缩小,特别是经济低迷引发了水泥行情的恶化,收购价格一路走低。与建设新工厂相比,通过MA收购现成企业在成本核算和市场确保上更加有利。这种情况也出现在近年来的中国市场。

《水泥》的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来描述中国水泥市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水泥产量占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从其规模来看,中国的水泥市场“有着‘省=国’这一‘模拟世界市场’的特性”(第265页)。这是一个非常形象而又符合学术规范的概括。正如国际水泥巨头利用全球各地利润率的差异推进MA(即用本国的高利润率去不景气地区并购企业)一样,中国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行情好坏的差异,作者用安徽海缧、河北冀东、中国建材三大公司近几年来的并购案例,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中国水泥市场的并购过程。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的大水泥公司已经达到了和全球水泥巨头并驾齐驱的规模。特别是安徽海缧和中国建材这两家企业与全球水泥巨头相比仅次于霍尔希姆和拉法基的规模。可以说,中国大水泥公司已经具备与之相符的实体。重要的是,和世界市场上曾经的动态出于相同的理论,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中国市场上,几家大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其规模,整体市场集中度仍将不断提高”(第265页)。

不过,与国际水泥巨头的跨国并购不同,中国水泥产业的MA其所以能大力推进,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不可低估。“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工业专项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推进产业组织集约化的政策目标和具体措施。对此,作者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明确指出,“中国水泥产业集约化的提升不是任由市场的淘汰机制,而是通过政策推行去实现,这一点也许在回避企业倒闭而带来的资产荒废及短时间即可实现结构调整上面具备优势,但也有堪忧的一面――原本应被市场淘汰的企业,由于政府出面保护得以继续存续。中国建材集团中,整合浙江省内企业而创立带有官方卡特尔性质的南方水泥的利润率即使在价格上调后仍然难见回升,应该说,这也是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未能被市场淘汰,反而得以存续的后果”(第264页)。应当指出,这一分析值得深思,它反映了产业政策和政府能力的局限性。

总之,从《水泥》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白,产业组织和结构变迁因产业特性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与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相关。特别是产业政策既可能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也可能带来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损失。没有一成不变的产业组织,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更没有永远有效的产业政策。一切真知灼见都来自于深入观察和系统的思考。

在笔者看来,《水泥》的一大长处是资料丰富,描述和分析细致,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编著者把全书分为历史和现状两大篇,并在序章中做了概要的介绍和讨论,但是没有提炼出一个分析的框架,并按照这个框架来安排篇章结构。除了历史的回顾以外,笔者上述讨论概括了《水泥》的两大主题,可供编著者参考。这样,就可以划分出中国水泥产业的发展阶段,并在各个阶段中选择适当的重点进行分析,而把非重点的部分在有关章节作一简略交待。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又可以使现有分析深入一步。这一点也许与日本学者的传统和风格有关。在笔者看来,日本学者的功课做得很扎实,长于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精于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这是值得中国学者认真学习的地方,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但在理论概括上,日本学者可能下的功夫不够,因而读后总觉得缺点什么。

按照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十个篇章中,序章和第一、二、六、九章写得不错,特别是六、九两章,有资料,有理论,有分析。其他章节相对较差,第三、四章就比较单薄,资料丰富,而缺乏应有的分析。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笔者寄厚望于后面钢铁和农机两个产业的研究,能够做得更好,做出更高的水平。

 

                     20111114

 

************************************

 

《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中文版序言、目录、后记

    

后    记

 

    正如在“序”中所述,本书是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4年设立的东亚经济史研究会,以及该所2007年作为东京大学与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设立的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经济分会)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这六年中,我们从东亚经济发展的角度,致力于重新审视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为主要对象的近现代工业化过程。这次近现代水泥工业研究是继已出版研究成果的化学工业和电力产业之后的第三个合作课题。我们的基本切人点是立足于中华民国时期以来,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比较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由“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等)主导的地方分散式重工业发展的历史。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认为这三个研究课题有着共同而独特的特征。

    水泥业课题初始之际,我们首先在2007年11月访问了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横濑工厂,重新认识了水泥工业的发展及其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其后在同年12月,我们召开了以在日中经济协会主持研究水泥项目的创价大学教授滨胜彦(现任中国研究所理事长)为中心的研讨会,讨论中国水泥业的基本情况,同时对有关NSP技术的普及以及结构调整等问题获得了最新的理解02008年2月电力业课题的研究成果《现代中国的电力产业——“短缺经济”与产业组织》(田岛俊雄编著,昭和堂。日语书名为《现代中国の電産業——“不足の经济”と產業組織》)付梓之后,我们正式启动了中国水泥业研究课题,多次举办了研讨会和网络讨论。

    2008年8月,部分成员访问了贵州省普定县的明达水泥有限公司,就由立窑起步之后增设了NSP设备的中坚民营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同年10月,我们在九州大学经济学研究院召开了国际研讨会《东亚水泥产业的发展》,朱荫贵、卢征良二位课题组成员也从上海赶来参加。与此同时,我们还参观了福冈县田川市的石灰石开采和混凝土制造商中村产业株式会社,了解了日本水泥产业中垂直分工的现状以及混凝土拌合领域对中国投资的经验。

    进入2009年以后,我们于5月访问了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6月访问了该会社的熊谷工厂,加深了对日本水泥的供求变化以及向静脉型产业转化的理解,7月我们又访问了该会社旗下的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了解了中国国内的市场战略等。随后,我们前往位于吉林市的冀东水泥吉林公司(过去属于松江水泥厂),以及总部位于唐山市的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围绕关于企业发展过程和长期经营战略的基本想法采访了吉林公司总经理李建杰、唐山冀东水泥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张增光和总经理于九洲等高层领导。

    在东北、河北的调研之后,我们又赶赴上海,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召开了以《东亚水泥产业发展国际论坛Ⅱ:中国水泥行业的过去与现在》为题的国际研讨会。2009年9月,我们以从台湾来日访问的陈慈玉研究员为中心举办了题为《20世纪台湾水泥产业与东亚经济圈》的研讨会。此后,我们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最后的汇总。

    在以上所提到的个人、企业和组织之外,还有众多人士对我们的课题给予了支持。以下部门及企业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访问(与实际访问顺序不同):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IR广报部、川崎设备制造株式会社、日本水泥协会、水泥协会研究所、水泥新闻社、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沂南铜象水泥有限公司、金都房地产公司、华鲁建安集团、莒南县建设局、上海海螺水泥销售有限公司。此外,以下人士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Didier Tresarrieu(原麻生拉法基水泥)、藤井浩二(已故,原小野田水泥)、水谷进(原小野田水泥)、川村洋二(同前)、田中稻英(同前)、川濑史郎(原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桥本寿郎(同前)、小林敏宏(同前)、佐佐木茂子(已故佐佐木辰雄先生的夫人)、高林二郎(原川崎重工业)。

    参与了企业调研以及研讨会活动的还有陈歆文(原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戴秋娟(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贺林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婴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杜静(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研究基地)、樊士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焦必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建安(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孙建国(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池上彰英(明治大学农学部)、山口真美(亚洲经济研究所)、益尾知佐子(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G.Noble(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武田晴人(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栗原纯(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部)、臼井佐知子(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王颖琳(东京大学博士,现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松村史穗(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现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张叶(东京大学硕士)以及九州大学大学院经济学府堀井研究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朱荫贵研究室的各位同学。在最后的出版阶段,小堺章夫先生(御茶の水书房)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课题的实施以及本书的出版之际,我们还得到了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NIHU)区域研究推进事业当代中国区域研究联合项目的资金援助。   

我们代表本书的各位作者向以上人士和组织深致谢意!

    田岛俊雄  朱荫贵  加岛润    2010年2月10日

 

******************************************************

 

Aim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Steering Committee

The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was established in the University of Tokyo's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ISS) in April 2007 to conduct research on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 in China. The Base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the Humanities (NIHU), an Inter-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rporation in Japan.

Paralleling the course of the Hu Jintao regime which came to power in the fall of 2002, the Chinese economy is now entering a transitional phase. The era of 'unlimited labor supply' from rural China, once the backbone of the country's growth, is now coming to an end. The market for younger labor is growing tighter in urban areas, while expanding economic activity is bringing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constraints to the forefront. The issues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urban-rural labor forc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can no longer be avoided. To build a more stable society, and to adjust and manage resource allocation smoothly, improvements must be made to the social safety net,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regulation of areas such as ownership, governance and the environment. A mor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will be required to safeguard these new institutions.

China's economic expansion is making a strong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both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pheres. Meanwhile, under multilateral frameworks such as the IMF and WTO, as well as intra-regional arrangements such as the China-ASEAN FTA, China itself is feeling pressure to improve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achieve domestic change, such as better coordination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robust legal institutions.

The pursuit of area studies grounde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has been a core mission of the ISS ever since its foundation in 1946, with scholars in economics,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engaging in Chinese Studie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disciplin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signed an exchange agreement wit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in 1986. As the University's principal interface for this agreement, the ISS has used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researcher exchange and visiting professor programs with CASS-affiliated institutes to develop an extensive track record of exchange activity and a diverse research network.

Building on these foundations, the ISS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was launched with the aim of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not only within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but throughout Japan and across the world. The Base envisages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activity over its five-year period of operation.

Research Group 1: Institutions, Polic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ader: Tajima Toshio)

Attentive to the challenge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China's economic sector and the realignment of economic and legal institutions occasioned by China's membership of the WTO, this group will chiefly address issues concerning the domestic economy,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including: (a)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fiscal / monetary refor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rivate enterprise; (b)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 environmental law, and issues of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 (c)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land use / community self-government; (d) labor markets / labor force mobility / social security; and (e) economic ideology and perceptions of society and history, etc. Research activity is organized around three subgroups: (1)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economic policy (the 'Economy Subgroup'), (2) intensified reform / opening and re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law systems (the 'Law Subgroup'), and (3)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roblems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the 'Rural Issues Subgroup').

Research Group 2: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leader: Marukawa Tomoo)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hina's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creasingly apparent resource limitations, as well as economic partnerships and industrial adjustment in Asia, this group will chiefly address issues in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including: (a) trends of foreign trade and intra-regional economic partnerships in China and the Asian region; (b)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pertaining to investment, foreign exchang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Asia; (d) offshore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of outsourcing to China; and (e)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development-and-import schemes /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 / resource diplomacy. Research activity is organized around three subgroups, focusing on: (1) the structure of trade in connection with China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Asia and possibilities for East Asian economic partnerships (the 'Trade Subgroup'), (2)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and the Asian region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ubgroup'), and (3) resource constraints in China and development-and-import schemes / ODA / resource diplomacy (the 'ODA Subgroup').

The two Research Groups and six Subgroups operate in a manner enabling cross-participation, with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workshops conducted on a routine basis, as well as field survey and research exchange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elsewhere, and the public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Research seminars are held roughly twice a month at the ISS or on the Komaba Campus, and are generally open to the public. Further information on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seminars is posted regularly on our website: http://web.iss.u-tokyo.ac.jp/kyoten/index.html.

These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supported by a secretariat, consisting of an Associate Professor stationed full-time in an administrative and research office in the ISS, as well as two Research Assistants responsible for the Hongo and Komaba area. In addition, a residential facility for field research in Beijing (and the rest of China) is provided by the ISS Beijing Research Base established in October 2007 within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Research in the Base's first year of operation has already yielded two publications (both in Japanese): Miyajima Yoshiaki and Oizumi Keiichiro (2008)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tra-Regional Trade in East Asia: Analysis of the World Trade Atlas, 1996-2006, ISS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No. 1; and Tajima Toshio and Furuya Shinsuke, eds. (2008) Offshore Development, Staffing Servi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Software Industry, ISS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No. 2.

 

The Base has also launched projects in the educational sphere. In the winter term of the 2007 academic year, a course o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Japan-China Relations' was offered across all graduate schools under the Japan-Asian Studies Program of the Asian Studies Network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SNET). This course is being taught once again in the summer of 2008. In a similar vein, a half-year seminar on 'Revised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set to be taught on the Komaba Campus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in the 2008 winter term.

 

******************************************************************************************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and China ’s Aim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Tajima Toshio  

                             Tajima Toshio is a Professor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at the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

                                                         Hongo 7-3-1

                                      Bunkyo-ku, Tokyo 113-0033

In 2007 discussions were held on China ’s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and its advance towar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was established to conduct research on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 in China ’. In recent years, shortages of young laborers and wage increases in urban and coastal China have been remarkable. O ur research activities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understanding the extent of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hina ’s contemporary policy issues, and determining how to frame them in terms of long-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is actually a surplus of middle-aged labor in China ’s rural regions. Looking at the demographic features, China’s labor force will enter a phase of definite growth ove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and the dominant debate is that this is the medium-term process leading up to the surpassing of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t i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Japan surpassed its Lewis turning point around 1960, but the post-war Baby Boom Generation (1947 – 49) did not reach working age until 1963 and later, so the nation continued to enjoy demographic dividends even after the turning point. Re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abor market probably began in the early 1970s in Japan . However, in light of the sea change in the Japanese society and economy from the mid-1950s to the early 1970s,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China ,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is in the midst of unprecedented social change.  

As a member of the same generation that experienced Japan during this era, I shall briefly recount the situation.  

Around the time of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the rel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labor grew tight. It was a seller’s market. The ratio of labor distribution ros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that relied on an abundant supply of low-cost labor faced revision. Short-term employment relations receded as laborers and unions continued to gain clout, and the spotlight fell on skills development via internal labor markets. Worker protection advanced, universal healthcare was implemented and a public pension system was launch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labor market, farmers began taking on second jobs as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ed and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was brought in line with these new policies. Higher education became common a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birthrates fell. A middle class was created, and consumer durables like appliances and automobiles came into widespread use. Social interest in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rose, and social restrictions on industrial activity grew tight. After weathering the Nixon Shocks in 1971 (i.e. the transition from managed to floating currency and the thaw in relations with China ) and the first Oil Shock in 1973, Japan ’s rapid economic growth came to an end.  

The 5-year project of the ISS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Base is an attempt to comparatively obser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 as it approaches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in light of Japan ’s experience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discuss the research conducted in the 2007 academic year by the Economy Subgroup and the Rural Issues Subgroup.  

The Hu Jintao-Wen Jiabao regime came into being at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Fall of 2002. It championed a ‘Care-for-the-People Polic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offered solutions to the ‘three rural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This approach differs from the previous neoliberal trend toward deregulation, market economization and ownership reform, and it appears that China is aiming for social democratic or Keynesian policy management. But the predominant discipline in China today is importe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with a trace of left-wing Marxist economics remaining.  

In light of this situation, we invited Prof. Sun Ge of the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to serve as an ISS Visiting Professor, and held a workshop on recent changes in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thought. Discussions covered the affinity between neoclassical trends and nationalism as observed in both Japan and China . The voice of caution is strong regarding the resurgence of Big Government in the wake of China ’s traumatic planned economy, and the existence of any theoretical or ideological underpinnings in this policy transition appears to be rather flimsy.  

Given the shift to closer, mutually complementary economic ties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 we conducted field surveys of cases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offshore software development due to the shortage of talent in Japan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staffing from overseas, we conducted interviews at over 100 software companies, human resources companie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Dalian, Beijing, Xi-an, Chengdu, Wuhan, Shanghai, Shenyang and Suzhou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 in China’s coastal regions and the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land. In the case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Japanese with customers and clients, among systems engineers and programmers, is necessary for creating a borderless division of labor. The issues faced are slightly different in nature than those in manufacturing.  

So-called Bridge Systems Engineers (Bridge SEs) serve as liaisons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and encourage effective offshore software development. Fluent in both Japanese and Chinese, Bridge SEs comprise a class of experienced leaders and managers. Dalian , Beijing and Shanghai are rich in human resources and, for the time being, they will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but skyrocketing wages and office building rents in these cities means there are also opportunities in the inland regions. This means that since there is already an oversupply of ordinary programmer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regions will fight for veteran project managers, especially Bridge SEs fluent in foreign languages. The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published in March 2008 in Tajima Toshio and Furuya Shinsuke, eds. (2008), Offshore Development, Staffing Servi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Software Industry, ISS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No.2.  

In the Rural Issues Subgroup, the core mission is to observe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 as it approaches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labor supply in light of the rural economy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Speaking of agriculture, the shortage of labor and rising wage standards in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has been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higher pric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is also thought to be the result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policies put into effect since the Hu Jintao
-Wen Jiabao administration came to power. The Rural Issues Subgroup held a joint research seminar with the Trade Subgroup on the impact of the China-ASEAN FTA on farm product trade, and invited a Chinese agricultural policy official to give a report. In March 2008, the Rural Issues Subgroup began fixed-point surveys in suburban and rural regions on the topic of employment composition of the rural workforce and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land use. However, since this coincided with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ions by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Lhasa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research initially scheduled for the mountain villages of Gansu Province had to be suspended. This was an unexpected incident, but it was yet another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China ’s serious ethnic and social issues—and the risks that come with them.

 

************************************************************************************************************

 

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的目标

                                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管理委员会

  20074月,作为东京大学与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人类文化研究机构的共同研究项目,设立了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研究课题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稳定》

    2002年秋天,胡锦涛政权产生。与此同时,中国开始进入经济增长转折点的过渡时期。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快要结束,开始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年轻劳动力供给的短缺,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大,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显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要实现社会稳定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就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再分配等机制,健全与所有权、治理结构、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强化法律约束,推进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而在中国经济的扩大给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中国自身也迫切需要在IMFWTO等多国框架及东盟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地区间的框架下,调整对外经济关系乃至国内产业结构,进行法律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建设。

    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从1946年创立起,便将立足于社会科学的区域研究作为一个部分,从经济、法律及政治各个领域来对中国进行研究。东京大学1986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缔结了交流协议,社会科学研究所作为该协议的承办单位,与社科院所属一些研究机构进行了合作研究、交换学者、聘请客座教授等,取得了丰硕的交流成果,形成了多层次的研究网络。

    在此基础上设立的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基地,作为为期5年的研究项目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希望不仅为东京大学,而且为日本乃至世界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题组1:“经济发展与制度和政策”

  主持人:田岛俊雄

    本课题组针对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调整、制度改革的课题及以加入WTO为契机的经济法律制度的重建,着重就中国经济及与制度、政策密切相的各类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民商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体系的完善与所有权、治理结构;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村民自治;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体系;经济思想与历史、社会认识等;主要考虑中国经济及与制度、政策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设置了3个分组:(1)经济分组(简称):结构调整与经济政策;(2)法律分组:经济改革的深化与经济法律体系的重建;(3)农村分组:转折期的农业、农村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组2:“对外经济关系与产业结构”

主持人:丸川知雄

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和资源制约的显现,本课题以亚洲经济合作、产业结构调整为视角:中国、亚洲的贸易结构与区域内贸易合作;②与投资、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密切相关的对外经贸关系;产业集聚与亚洲的国际产业分工;离岸开发与对中国服务外包的开展;资源约束与开发进口、ODA、资源外交等,主要从中国产业发展与对外经贸关系考虑,设置了3个分组:(1)贸易分组:围绕中国在亚洲区域内贸易和区域外贸易的结构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可能性;(2)产业集聚分组:中国、亚洲的产业集聚;(3ODA分组:中国的资源约束与开发进口、ODA、资源外交,进行研究。

2个课题组、6个分组采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联系的形式,来开展日常的研究活动、到中国等的调研、学术交流、成果的出版等。研讨会大多公开进行,在社研和驹场校区大致每月举行2次左右。有关研究活动和研讨会的介绍,参照社研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的网页http://web.iss.u-tokyo.ac.jp/kyoten/index.html

   为上述研究活动顺利进行,在社研内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由助教兼任人类文化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在办公室兼研究室常驻。此外,办公室及驹场校区各有1名研究助手(RA),为研究活动提供服务。此外,作为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于200710月在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立了常设研究基地

作为第一年度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当代中国研究基地研究系列2本,分别是:宫岛良明、大泉启一郎著(2008)《从World Trade Atlas 数据(1996-2006)分析中国崛起与东亚区域内贸易》(现代中国研究基地研究丛书第1期,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田岛俊雄、古谷真介编著2008《中国软件产业与离岸外包、人才派遣、职业教育》(现代中国研究基地研究丛书第2期,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83月)

此外,作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工作,2007年下学期通过参与ASNET(东京大学 日本与亚洲相关教研网络)的全校共通研究生院课目〈日本亚洲学讲座〉,题目为“日中关系的面面观”。将在2008年上学期继续举办2008年下学期,驹场校区(合文化研究科)以“重新认识中国代史”Revised Chinese Modern History为题期半年的专题系列

 

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的和谐社会

 

                   社研现代中国研究基地负责人  田岛俊雄

 

20074月,作为东大基地研究课题《中国经济的增长与稳定》的最初的研究活动,

围绕“劳动力无限供给”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在中国内外进行了讨论。近年来,中国城市和沿海地区出现了年轻劳动力不足和工资明显上升的现象,这从经济学的角度如何来理解,或者从长期经济发展的地位来看,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重要的政策课题。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大量的以中老年为中心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另一方面,从人口构成来看,由于中国未来数年仍处在劳动力绝对增加阶段,现处在通过刘易斯拐点的中期阶段的议论占了支配地位。就日本的情况来看,一般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刘易斯拐点,战后出生高峰时出生的 “团块世代”(1947-49年出生)到1963年以后成为劳动人口,通过刘易斯拐点后,日本进入享受“人口红利”阶段。日本地方劳动力市场在20 世纪70年代以后真正开始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否可以说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动之中吧。

笔者作为同时代人,试着简单回忆一下这个时期的日本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刘易斯拐点前后劳动力需求上升,成为卖方市场。随着工资水平上升,企业向地方寻求廉价劳动力。劳动分配率上升,使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供给发展的产业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被迫进行调整。随着短期的雇佣关系减少,劳动者和工会的力量增强,使得通过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培养熟练工受到重视。此外,劳动者保护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国民健康保险,创立了公共年金制度。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兼业农户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保护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普及,劳动参与率、出生率下降。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家电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逐渐普及。对公害、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关心高涨,对产业活动的社会管制不断加强。之后,经过1971年两次尼克松冲击(日元由通货管制变为浮动汇率制、中美关系的改善),1973 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结束了。

 为期5年的社研现代中国研究基地的项目,正是试图借鉴日本的经验,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观察,处在拐点的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变动。

以下,结合笔者所担当的经济研究会、农村研究会的研究活动,简单介绍一下2007年的研究状况和2008 年的研究计划。

2002年秋,中国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胡锦涛、温家宝政权,所提出的亲民政策(Care-for-the-People Policy)、建设和谐社会(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Chinese three-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等政策措施,与以往的放松管制、市场经济化和所有制改革等为中心的新自由主义的倾向有所不同,被认为实行的是社会民主主义或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而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中,马克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左派,仅剩下很少的一部分人在研究,现在新古典派等引进的学问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

根据上述情况,首先,考虑到近年中国经济及社会思想的变化,邀请在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在外研究的客座教授的孙歌(Sun Ge研究员开设了研究会。对中日两国的新自由主义倾向及其与民族主义的兼容性进行了讨论。大家的意见是要警惕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弊端——“大政府”的复活,认为政策转换的理论根据或者思想基础还很脆弱。

其次,基于日中经济关系的紧密化和相互补充的特性,以软件产业为案例进行了实地调查。具体来说,考察日本由于人才不足导致的软件外包开发或者接收海外派遣人才的必然性,对中国沿海地区为中心的软件产业的状况和内陆地区发展软件产业的可能性,以中国大连、北京、西安、成都、武汉、上海、沈阳、苏州等100家软件企业、人才介绍企业、职业教育机构为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就软件产业来看,可以以日语为媒介与客户、生产商及承担开发业务的工程师或者程序设计者进行直接沟通,形成跨国界的产业分工关系,而制造业的情况与此不同,存在一些困难。

要解决这些困难,顺利推进软件外包开发业务的发展,需要精通中日语言、业务,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这些人被称为桥梁工程师(BSE)。目前,大连、北京和上海人才丰富,尚能够维持这种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工资、写字楼的租金上涨很快,就给了内陆地区发展的机会。现在的情况是,一般的程序设计员各地都存在过剩的情况,熟练的项目经理、特别是精通外语的桥梁工程师各地争夺得都很厉害。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和师徒教育的关系,高级技术者的移动应该说还存在很多制约。田岛俊雄、古谷真介编著的《中国软件产业与外包开发、人才派遣、职业教育》作为上述项目的研究成果于20083月发表在现代中国研究基地、研究丛书、第2期)(Toshio Tajima and Shinsuke Furuya,eds. (2008),Offshore Development, Stffing Service,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s Software Industry, ISS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No.2)。

就农村研究会的情况来看,主要结合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及其劳动力供给方面,捕捉拐点到来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就农业来说,近年来非农劳动力不足与工资上升,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进一步地说,也可以认为是胡锦涛上台以来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结果。农村研究会和贸易研究会就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议(FTA)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召开了研究会,此外,邀请中国有关农村政策方面的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20083月,以城郊和农村地区为对象,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土地的合理利用为课题进行了定点调查。但是,由于受到西藏自治区以拉萨为中心的少数民族的反政府活动的影响,当初计划在甘肃省山区农村进行的调查,不得不取消了。虽然是意外的事件,但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上述事件所带来的研究风险的机会。

 

 

*********************************************************************************

 

第二届中国经济会于20061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厅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欠经济研究中心新村建设课题组研究人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院研究室、农业部等部委领导家,前往国家省永靖县对农经济发展和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著名的刘家峡、盐锅峡、八峡水站集中建于永靖内。近年区滑坡灾害生,村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失。课题组将就永靖县盐锅峡新村建区灾害治理和移民问题作案例告和深入讨论

累退性民和担的问题:日本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田俊雄

  感主持人。各位朋友下午好。先简单地介一下我次参加研会的目的和一些背景。原来我在日本农业部工作,然后京大学,所以我一直对农业农问题趣。此外也参加江小涓等主持的中国产业组织研究国际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国出版。我本来想中国农业长问题,但看来问题今天或者明天有农业专家来做告,所以我稍微整自己的告内容。

  刘家峡和盐锅峡都是离不开电问题的地方,所以我简单一下与农电改革有的累退性村税问题21以后中国行税改革,最近又取消了农业税和特税。但是,目前来看,教育、医老金、交通和力方面的公共品,我们经济学家叫做public goods,供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均等象。农业税的累退性比,收入越低的地方担越重。我日本的个人所得税是累性的,一般税率是10%,收入越高税率就越高,这样的税收是累性的。累退性税收是收入越低担越重。90年代后,中国大力推行农电改革,但电费方面城协调不平等的没有改

  中国的城统筹发展?原因是什国的力价格比城市?原因是什?一般村的电费比城市郊县农电费,原因是什?去年中国高了一般家庭的用价格。北京原来是0.43/度,0.46/度左右,早上上和白天是不一的。几个月前我在四川省剑阁县调查农电改革方面的问题价高的地方,农电电0.8/度,也有便宜的地方。本地没有自建水站的价就比较贵这么大的区?北京郊区早已成了直供地区,京津塘网直接北京郊然北京郊的用量不大,北京郊直供的送配成本大,但郊和市内连为一体有一定的模效。一般来,京津塘这样的国家网将给县公司,公司加上电费卖给农网。天津的部分郊县农价比北京郊县贵,比天津市内。日本和台湾城乡统筹,只有一个价,大范内只行一个价,各地价没有什。但是美国有农电,美国和中国有农电,原因是什日本和台湾没有农电

  日本和台湾力工中有发电一条的区域性断企。比如台湾,只有台湾力公司一家,发电变电全都是一家公司,一条体系。大家都知道,台湾光后日源委会接管,建立了台湾力公司。中国大也接管了不少力企,解放后行国家断。日本目前有9发输一条龙垄断公司。我住在京,包括京在内差不多3000万人口的关东地区,由力公司一家来断。9家区域性断企差不多都有这样大的覆盖面

  日本9力公司除冲绳电力公司以外都是民发电、送环节都由些企各自断。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角度看,力工经济的区域性产业,政府承自然断的同要求企控制价,提供公共服,消除缺电户和缺村,实现乡统筹价。经济学叫做universal service,即普遍性服,到行同一价格,没有差

  中国力工业产业组织,我才提到,台湾光初期的源委会和中国大国家力部断,一条龙经营50年代没有成熟的网,没有形成跨地区网。60年代以后世界冷战时期中国大力提倡地方五小工农业四化,各地自力更生建小水,地方和集体办电80年代继续提倡力分管理和村小水等。到目前有属于集体财产的小水和集体经济工,有直供,水电县等区。水和供的地方受枯水和洪水季的影响,力供不安定,不得不依靠国家网来售。

  80年代国家改革开发之后,提倡集资办电,多种电价,多价上网。在这种情况下,发电环节形成了产业组织化,很多企业进域投。到了90年代末,力供需情况有所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电改革,想两改一同价,但是没有一起来。  2002年出台了力改革五号文件,要求全国形成五大发电。北京地区大唐力公司比较强。除了部分水厂、抽水蓄能-白天放水水到水力消高峰和低谷的差距-以外,主要发电厂都将卖给五大发电。原来的网公司目前只有国网和南方网两家。目前,除发电环节和基电环节外的经营实行国家断。  的来,中国一直展区域性网建,也一直提倡地方基自力更生力。目前,中国力工业产业组织还保持着这样的框架。网或者农电力消的比重到底占多少呢?根据南方网的统计数据,直供或给农电的比重相当大,大概占2/3。可以,除了一部分城市居民以外,大部分居民不得不靠网的高价

  中国的产业组织分散。美国也一。原因就是大国模式,送配距离越成本越村人口分散,的成本比大,所国家网来,成本的地方不愿意送配是有道理的,经济阶段也好、市场经济阶段也好,国都采取这样的方式。也就是经济体系下金不了,有限的金投入在投效果好的地方,效果不好的村就不想投了。除此之外,国家指令性划用有可能比其他用更便宜,尤其是力消耗大的国有企,如化工、钢铁等企价一般都比便宜,农业也很便宜。国家部分用的用采取低价供方式,部分用价可能于便宜。目前日本居民生活用价差不多等于中国人民1.5元左右,了三四倍。然日本力生的基设费用和人工用等比中国,但日本力生的主要成本是燃料,中国使用的煤炭,日本使用的石油和核,都是国价,我估成本上没有太大的区

  经济短缺经济时期,生停或者拉。地方基么办呢?有策,自己办电果就形成了不合理的产业组织。日本和台湾在大范内只有一家力企。中国除了国家网、南方网以外,有很多地方供

  提出几点思考。近十多年来,中国力市的波大。在我来看,是一典型的蛛网效式市农产品价格波大,力供需系波也比是典型的蛛网效,就是。目前到底怎么办2003年、2004年、2005生出重的季性缺、停,引了各地对发电的大量投。今年力供情况始好,明年以后可能会问题。我认为应该利用一机会推行农电改革,实现乡统筹产业政策。  国家是比大,如今天上午所讨论的那然中央政收入最近几年比丰厚,但是承担不了各地村那多的支出需求。到底怎么办?我个人认为要同支持和帮助山区半山区村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的问题。要考利弊的问题,考双方的问题

  我的告完了。

  

 

*************************************************************************

 

台湾民主展之问题评

 

 

 

人:淳文

 

评议人:曙光、牛仲君、延中、郭燕、田俊雄、盛洪

 

曙光:次天研究所第324次双周论坛,我有幸到台湾大学淳文教授做目是台湾民主展之问题评析。水扁,内又是学生静坐,又是议员动议,看起来乱糟糟的。其,我正反了台湾已完成了政治去魅化。而我在造神,大的政治要褪去神秘和光环还有很路要走。今天我们请到了内的淳文教授,他同也曾在欧洲学。其欧洲和美国是有些念不太一的。就社会理,欧美完全两个范式。我得了解对观察台湾问题是有帮助的,先请陈教授。

 

淳文:很幸有机会到个有名的学研究机构来做演。由于是好人在北京来的,准时间不是很料也不是很全,所以做的告有疏漏之处还解。然有一个 多小时间,但是我可能不了这么久,一般在台湾,如果你的言超一小,下面的听众就会蠢蠢欲了。所以我想把更多的时间在座各位,希望大家能做一些交流,充我的不足。

 

正式始前,先要明几个情况。我个人的学背景主要是法学方面的训练。我在欧主要是学公法,所以就一般美式的政治学和抽象的理建构部分是比欠缺的。我法学是偏重用的技性的学科,所以待会儿西也没有丰富的理建构,是可能会称我的告的局限。另外在我的讨论中,可能会把经济和社会的面象暂时搁置不里是研究经济威机构,我不敢班弄斧,到社会也是很复杂面。所以尽管经济、社会都和民主体制的建立、展有相关联系,但我今天不会太多及。最后是目。当时订得比匆忙,所以不是很好。台湾民主问题析有点太大了,我只能就个提出一些心得浅有,我会把重心放在2000年以来,政党替以后,台湾政治的展。

 

民主的定是比多的,讨论也有很多可能性。我要的是在中民国法架构下的民主政体,于它是怎运作的以及今天面着什么问题。在大两个礼拜,我有时间守在电视机前,看媒体的相关报道。我发现媒体的一致价是,台湾真是乱得一塌糊涂!今天我就从个出谈谈台湾到底是怎乱的,未来有没有指望。因此我今天的言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认为的乱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针对这些原因,我展望未来,提出了回就是我今天大概会的内容。

 

首先是透析混乱。台湾会乱?我提出几个个人的浅

 

第一个原因是治者去魅化。传统专制的威是主要是建立在对统治者的神圣想象之上,或者是治者的道德威信之上。 是从传统专制社会留下来的,从方的真命天子、内圣外王到西方的君神授,我都可以看到这样传统。当威不是来自人民的候,就一定要找一个通常具有神圣特的依附。神圣本身是和民主相背的,因民主不能接受某个超凡入的人在上面领导大家。但是一个治者如果失了神圣的威,他的治地位就会因此动摇,社会混乱也可能因此生。从中民国建立以来,我就一直在尝试除去治者神圣的道德的形象。但程是漫的,中山被称国父,后来的领导蒋中正也被塑造成民族袖。一直到了蒋总统时代,治者才始地走向平民。然后是李登辉时代,水扁代,一路下来治者在慢慢除去其神圣的性格。最早的中山先生在大家心中是圣人的形象。他大公无私,甚至把总统位子让给的袁世。尽管后来史学家分析,他是受到来自日本方面的力,没有足够实权才放弃总统位子的。 但不管怎,大家都得他是圣人。所以中山、蒋中正都可以算是圣人。民主化以后,就渐渐变为能人。比如蒋国,他能力好、勤政民,是能人的象征。李登也是有博士学位的,据了百科全的。在大家心中也是能人。从圣人、能人下降到了凡人。水扁就是凡人的象征。他只有大学学,在第一次大中的得票率只有39%,其他争者也得不一定会输给他。所以,好像治者已下降凡人。就学文章方面他好像不怎么样,就得票率上他好像也不怎么样,所以大家好像也不再治者是高高在上了。然后到了2006年,我它下的注脚是,治者从凡人降到了下人。是下人?因一般人甚至会得,总统会搞出这样的事情,我当总统应该不会搞出这样的事情,他都不如我……从以前治者是崇高的到在被认为的人都可以是治者,是除魅化的程。个除魅化的程是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没有一致性的威在掌控大局,各个角落都在松、抗、抵制。所以表面呈的是社会混乱,没有威,没有人了算,治者受到挑战这样的情形。

 

第二个我的是不断遭到凌法尊。在西方民主法制展的程里,法作一个最高的范,决定了国家力的分配以及国家机器运作的模式。对宪法的尊重是国家社会定的基本要素。中民国法从1946始制定的候就是一个难产应该知道,当中国共党和国民党在美国的力之下召了政治商会,提出了政十二条的共同原,作的基。很不幸,后来中国共党不愿意持政十二原的基,撕裂了政治商会的内容,国民党就行制。中民国法在1946制定的候,已缺乏了当重大的反党和掌控当中国很大区域的中国共党的支持,一始就有残缺。始生效的候即1947年,在中国北方,国共两党已打成一了。法公布半年就因没有法运作,当国民大会就制定了动员戡乱临时条款,把甫才行的法予以冻结动员戡乱临时条款于是沿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以后的中国政府,用的是章建筑即临时条款治台湾的。在那里,却是被冻结的。当的反学者认为法不被尊重,我的社会不是法制社会。法的威受到章建筑的害的事情持了很久。一直到解以后,我宣布中止动员戡乱临时条款,大概是1980年代。之后,理应该重回生机。但是,就在海峡两岸始除去敌对内掀起新一的民主改革的候,当总统李登辉发动了一串的修,在他任12年内修改了6法,平均2年一次。本来始要正式施行的法又因一再的修威受法的动荡不利于其成会要遵守的范。个例子明一下修是怎么伤法的。大概在19941995年的候,台湾始了第一届省选举,参人是宋楚瑜先生。当党的口号是“400年来第一次台湾省长选举”。宋楚瑜先生当以后,4年任期去不到2年,修黜了省长选举法的动荡使法的尊受到了极大的害。400年来第一个省选举也成了400年来最后一个省选举是不能想象的事情,是不理性的行不理性背后有另外的理性,比如他在安排步总统的道路,我就不深入讨论法的动荡对宪法的尊是极大的挑看到媒体吵成一有政相互利用,他在争到底我要内总统是法国的半首制。这么的吵成一定些什都不清楚,其法的威不被尊重的果。在西方,法通常是制约权力的途径,但是在台湾,法却成了力斗争的工具。是造成我们现在看起来混乱的局面的重要因素。

 

第三个要的是司法不够强韧。从西方的准,司法定是使得社会定、政治冲突和平解决的重要机制。其就中民国去几十年的展来,我的司法在制度上已达到了一定的独立程度。所制度上已达到一定的独立程度,格意上来就是在判部,法官的甄是公开竞争,没有党派因素凭考来决定的,去的渠道是公平公公正的。在法官的就业务上面,我们宪法以及法律的确也保障了法官的独立,在实质上也有独立的运作果。在薪上,法官的级别也比一般公务员高很多。一个台湾普通大学生在社会上工作的薪大概是25000新台。如果大学毕业考上司法官,完了去工作,薪可能是70000这种比其他职业高很多的薪达到了像新加坡、清朝末年那廉的效果。所以法官在薪上、身份上、制度上的独立配都是存在的。如果些客条件都达到了,剩下的就个从法官个人的良心问题这涉及到你从事个行职业伦问题。如果你有比较强的良心、比好的理,你在发挥独立的作用就会表好;反之,会比差。不排除会有法官了个人前途的考量,比如希望成大法官,而好政治人物。但是这种情况在减少。我可以很肯定地大家,目前政党力干个案的情形是很少的。从李登担任总统中期,就已子了。在判上表不尽如人意,可能有教育的问题。当老的怎教好学生,怎样让学生有很好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律、医生的理都是一的。医生毕业以后就没了良心,不再以世救人这种资本主化、道德退位的情形是有的。事上,在法官的部分,台湾的司法在制度上已做到比独立了,只是性不是很。如果把司法放大一点看,把包括有刑事、犯罪、察、察、调查都放,受到的批判就比大了。检调主要隶属于行政部的,比如察官。台湾的察官是由行政院下面的法部掌控。个部分其不算是台湾的特色,欧洲大法系的国家,察官普遍和行政有一定的系。因为检察官和行政有一定的系,行使着于犯罪的察和起能。在相弊案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察官在面的是总统夫人的说查不到据不予起,就会有很多人司法不公正不独立。这时的司法是从广角度的,加上了减掉属于行政的一部分,因它从事的是有司法性的工作。个部分看起来有不定的情形。察官和法官是一起考去的,也是一起受的。只是由于受训结束后由于成的差,分会有不同,成差的可能会去当察官。个可能是有点问题,因为检察官比辛苦。一般女孩子,也就是成好的,不太原意去当察官,因为检察官比辛苦。于是成不好的就去做察官了。但并不是就没有法官成的背景,或者法官的理道德。只是然制度上有些问题,但是察官大多数和法官的素是不相高下的,而且他的流是有可能的。察官,我要求其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不是大法系的传统于目前的弊案,比如总统夫人及太平洋百的案子的察官,他的起诉侦查受到了烈的批判,大家认为他偏袒了行政部。可是,总统机要的案子,人得其中的察官很有正感,体了司法的独立。 下一个应该是侯察官理的英九特支的案子,目前没有果。但不管怎可以看到,有的是支持行政的,有的是不畏行政的,所以说还不是很定。整体描述,台湾司法和西方准的司法独立有一定距离,但并不会差得太,当然是有提升的空。台湾的司法目前在人民的心中是没有很的公正独立的形象,我的社会是很乱的情形。但是和以前相比,是有进步的。在我小候,台湾已经开选举了。选举起争候,人就会抓了一只,到前面斩鸡头。他就是誓,如果做了坏事就如鸡头。有神灵为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就是这么做的。在我们选举起争候,就会去法院民申告。就是我的经历,从前的斩鸡头到法院的民申告,不再用抽象的神灵,而是用司法来解决政治冲突、社会冲突。尽管大家不是十分意,但已是一个进步总结,我司法不是很强韧,大家都去法院民申告,看起来是很乱。但是已经进步很多了。

 

的第四点是被收的中道的力量。在民主架构下的政治斗争或者非民主体制的政治斗争都是免的事情。社会怎避免力斗争乱,我认为应该有一些中道力量。股力量是不介入政治竞夺力斗争的,它至少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知分子、学界。我职务是从事学研究工作,我不是政治斗争中的一群。或者知分子除了学研究外,有自己的企,但是他在生的候知道什对错,什有的价值伦理。第二个是公务员体系。应该讲的是广的公务员体系,包括传统的文官有武官。欧形的永文官也就是常任文官制是希望群公务员是不介入政治斗争的。不管政治怎乱,他都不介入政治斗争。法国的例子。它的第三、第四共和从187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内倒来倒去,看起来是很乱。可是法国到今天是在国上算是比有影响力的国家。当然不是超,但也算是比小的强权,国家是在展。学者研究发现,法国在内阁动荡候,文官体系是非常定的。部三天两头换没有系,内政的常才是真正的负责这个部的政策行的人。所以国家政治斗争的乱并不必然会妨碍国家的进步。如果政治乱妨碍了国家建展,那是因为应该保持中立的力量失掉了。除了知分子和学界、公务员体系外,第三个中道力量是媒体。媒体其实类力的部,在西方社会它扮演中力量,告大家谁对谁错,哪些应该是基本价等等。台湾社会的些中道力量却在近些年被不幸收了。先媒体一直是被收的。在国民党期,媒体是被国民党掌控的。到了解以后,媒体是百家齐鸣了,但是又纷纷各自向不同政党靠。所以有派的媒体,有独派的媒体,有色的媒体,有绿色的媒体。由于媒体被收以后不能发挥其中道力量,大家就人言人殊。第二一下公务员。在国民党代,因替没有预见,所以公务员虽然都是国民党但并不必然被国民党收。等到2000年民政政党替以后,常任文官的上层开始被政治人物调动己立的人被拉到更高的位置。民党里常常有破格升迁,这样就可以收编这个部。一个一个部地,都透人事操作破坏了公务员独立的架构。不能务员体系已完全被收,但是个本来的中道力量受到了很大的害。最后分子、学界的问题。因自己也在学界中,所以这么讲谁被收影响会很大。但是台湾确色的学者、绿色的学者,很明学者会靠可能和政治力掌握国家源的分配有,如果靠就能得到更多的源。另一方面,我们传统儒家思想也有“学而优则仕”的法。学做得好,可能家人不得有什。他更希望你能去做部的大官来光耀楣。在这样的想法下,学者靠就是免的情形。政党替以后,学者被收的情况更加明了。本来是的,抱着悲的心情更加定地。本来是中的,一看有利可就往去。本来是绿的,就从此达,继续年青的成集。所以几年在台湾,凡是生重大政治事件比如选举候,我就看到,一群的学者在报纸联诉支持什,一群绿的学者也在报纸联诉支持什开计傅看到这么说,那个那么说,到底谁对呢?没有答案。因中道力量消散了,所以社会得混乱。台湾有这么一句:不是非,只有立。也就是只有色,没有道德。

 

认为纷乱的第五个因素是不断萎的国家。随着国家力和能力的衰退,国家不断地在公共域里面退。国家的角色和任的萎1980年代西方新一波的自由主浪潮有。他提倡要从大有的政府成小而美的政府。小儿美的政府其是因国家在没有能力担负这么任,所以就从一些角色中退出来。用国家社会二元立的架构理解,在公共域里国家和社会二元立,当国家不断萎候,社会的这块公共空间领域就大了。可是我社会的自治能力却没有随着国家的退展起来,所以社会就出于混乱的情形。社会自治能力就是西方的公民德性、公共利益的考量,是比较难养成的。中地区,比如台湾、大,都可以看到黑心食品。原因之一当然是国家控不力。但是国家控不力的候,怎使西不流斥于社会之上,就要靠社会自治的能力。比如我是卖馒头的,但我的到底是手工馒头还是机器馒头。大我不敢,在台湾,榜是手工馒头的其都是机器馒头。在西方社会有日本,如果你的手工馒头是假的,你就无法加入手工馒头工会。你可能会受到制裁或剿。所以日本有西方国家的产业自治能力是很的。政府不用处处去管,到底是真是假有自然的力量在控制。可是在台湾在大这种自治力量没有建立。公民的自律意识还有待增。国家不断退,没有人管,致了混乱。

 

最后要特别讲到的是选举制度,以及随之生的国家同危机和族群问题。台湾所采取的民意代表的选举,在西方社会里算是一个特例。它受到了日本殖民代残留的影响,设计的是区的制度,就是一个区可以出好几个人。如果我要出海淀区的民意代表,可能就能5名。在西方通常是区的制度,整个海淀区只出一名。如果海淀区太大了,就把区划小一点,海淀北区一名。区制度在日本已不用了,但是台湾在延,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效。第一是政党根本掌控不了其候人。因人不需要完全靠政党就可以当。政党不能掌控其候人,使得我很容易看到会的乱象。政党说这案要投成或者否决,但是却却不一定能实现,因其命令人不一定听。第二个是容易生地方派系。一个地方的某个家族或组织力不断依附化,形成控制地方的力量。地方派系在选举候就会斗争,或者判妥。第三就是贿选。台湾的贿选主要生在民意代表的选举中。我们刚讲的海淀北区如果要5名,一个人可能只要有50000票就可以当。那他以1200010000000万就有当的机会。贿选生和区有很大的相,使选举黑函等混乱的斗争情况。最后一个效就是,区能允极端言生。因如果只有一个名,你就不能走得太极端。但是一个区可以出5名,那有人扮演正襟危坐的中道角色,就会有人扮演不三不四的角色。要独立的、要一的,些两极的角色都会有候生并有当的机会。由于这样选举架构,些人当了就特容易操控族群,独或者相政治斗争的异己都容易生和激化。尽管国家有族群问题,固然有原生性的后建构生的问题。但整体来看,区制度确深化了族群的冲突和国家同的矛盾。

 

以上就是我台湾看起来乱,乱在哪里,提出的浅。下面我就要一下,这样的乱有没有展望。我不是要替台湾讲话,只是个人分析台湾的未来。

 

首先是有关统治者的问题。我认为,台湾治者的新形象正在建立之中。从圣人降能人,再降凡人,最后成下人,在将会成什?在各弊案、司法争端之下,我展方向是台湾的新一代领导人必然会是守法的凡人。是很好的展,民主政治要的就是凡人,台湾未来治者必格地守法。要当治者,就要比人更守法。今天英九先生要和人家比的就是,我张发票都可以有,我细节到一毛都有票。一般的凡人会得,我就没有票。所以我认为守法的凡人会成台湾未来治者的新形象,是民主展的理想改

 

台湾可怜的法,经过了台湾动员戡乱期的冻结,以及解后的不断修于在在走到了点。我2005年有一次修,把国民大会消了,意味着未来中民国的修不再是由国会议员在国会里操。未来修要由国会1/43/4,通以后的修要送交公民决。需要所有公民一半以上去投票,投票半才能通。一般的学者分析,修这么高的门槛,想要成功是很的。修要成功那肯定是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就不太可能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所以未来修政治斗争的工具已不太可能了。法不能修改了,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我遵守它,一条是我,把旧的弃掉,因它是死路一条了。以目前的展,特是美国老大哥的威力影响下,即使水扁一再抛出希望,要走制一途也是不太可能的。既然如此,守可能是台湾未来的必然之路。如果是这样法的尊是会逐建立起来的。在去几十年的重大的法争之中,我司法院的大法官一直在扮演司法解决政治冲突的角色。尽管他次一出来说话是有,可是大家好像都始遵守游戏规则了。所以再重大的政治冲突,像去的核能第四发电厂的停案,以及三一九枪击案,大法官做出了解后,大家不就算了。我有了这样的基,大法官在掌控法的运作。未来只要不再修定以后,尊就会慢慢建立起来。法不能再被修改,使得法的尊有喘息和展的空

 

第三个是有司法的部分。台湾的司法基本上不是制度上的问题在剩下的是职业法官本身的良心的建构的问题。在最近的这么激烈的政治冲突斗争之中,司法官特察官部,一直面临严峻的挑在台湾的力就集中在一个察官身上,像侯仁、瑞仁,所有的媒体都着你,司法官也感受到了社会道德问题。我认为这么大的力之下,一个新的更强韧的司法独立是可能展起来的。当然,我认为一些重大的弊案由个别检察官及,在制度上展的空。可是在司法展的未来方向上,特是透在最近这么强烈的斗争制下司法的反,我认为将来往好的方向展的可能性是比大的。

 

第四个是有所依的中道力量的部分。在激烈的政治斗争里面,需要有几股重要的中道力量是不受影响的。些被转编的中道力量,有没有可能回它中道的身份。第一个是公务员部分。只要正常的政党替在行,公务员是没有用的。只要是正常的政党替,个人以前靠绿在靠,像蝙蝠摇摆不定是很辛苦的。只要政党替正常持下去,公务员就会慢慢习惯不同的政党的领导,他的中道也就会慢慢形塑出来。有学界的部分,我得很难讲。媒体的部分是台湾最需要努力的方向。媒体怎形塑自己的理,脱政党的纠缠,走向相中立的态势部分要努力的空间还非常大。

 

再来到第五点就是公民社会的部分。在国家社会二元立的模型之下,社会自治有待展。在方以及中文化下面,社会自治非常少。因都是以“家”个范畴中心来展的互助体系,我不太能脱离“家”的体系展互助。台湾去公民社会逐渐发展自治,除了目前在西方所推行的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这种的宣和具体的建构在台湾也生影响之外。我的社会是正在逐渐强化它的自治力量。至少我有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第一个是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的情形。灾害生后,政府来不及反,社会体自治力量特是宗教体就已到位了,行就。台大医院不需政府的指令,自己了医疗团队立即赶赴现场救灾。是很的社会自治的展。根本没有政府,它没有反应过来,我经开始救灾、重建。人民自捐款,数目相当大,些已不需要政府指协调。另一个典案例是2006年反腐的的运。我个人也去了现场观察,我不那是去参与了,因就有立了。各个民、各个省籍的人抱持着要追求正公平中道利益廉耻道德的度。这么大的动员,不是靠政党的力量。他不是政党透国家机器去发动的,也不受政府的指。那多的人集以后街而行,没有一部,没有打破一玻璃,没有流一滴血,是公民意的完美的展。我也看巴黎行抗示威的活了,玻璃打了,店就了,警察也出了。更不用德国人、英国人没什有意的目的,看完足球出来就相互厮。我们这么几十万人出来却是那的。所以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台湾不不是亦,而且是跳出了他的想象。我认为民主展已和西方略有不同,我的公民展出来的水平也有其盎然的一面。从两个案例,我看到我公民社会尚待建立,但是有建立的基

 

最后选举以及选举操控的部分。作2005年的一个修宪结果,未来中央选举改成区制。也就是,未来民国真正有影响力的人,不是台北市议员,是台北市、立法委或者总统都是区制。这种单区制,特是立法委选举,使得政党的掌控能力得很。在行新的选举也就是2007年之后,台湾国会的乱像可能就看不到了。台湾的选举经过这样的改革,贿选、激烈的人物、极端的言些在未来可能慢慢消失。我不排除将来会把地方的民意代表也改成区制。个修改不需要用修解决,所以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在选举操控的部分,民也可以看到典的例子。族群操控的能力在台北几乎是不可能使用。在南部,然有维护本土政、要台湾就要某一个政党。我可以看看它的效用怎么样,判断指就是它当与否,或者更精确的就是看它到底能够获得多少得票率。就民主选举,台湾有几个展上需要突破的地方。第一个是选举制度的全面的改革。地方应该改采区,使得政党能够发挥掌控的力量。个人在区里靠人际关贿选的可能要消除。第二个在政治金的部分,台湾在法方面是落后。怎避免官商勾,怎避免议员?法律上的范表面上看不是很落后,我作一个修法的主人,认为是很落后,有很大的修改空就需要我的政党和政治人物,国家展而共同商解决问题,使我选举净化。再有就是政党财产问题。在台湾目前在争的是政党到底能不能经营,其财产应该掌控。于政党法、政治金法、选举罢免法,三个有关选举和民主运作的部分,我们还需要努力。其中障碍将会很多,及到政党的利益,需要政治人物的远见

 

我的演讲结语主要有三点。整体价,台湾的民主展是在正面的道路上面。第二,于它的未来,我保持乐观重一点,是乐观。第三,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很多。改善能否成功,我的民主能否更需要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抛弃一党一私利益的考量和人民共同努力。当然,作民族一的中民国,我希望它能人社会里扮演民主的急先以及成功的民主的角色。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浅大家多多批指教。

 

曙光:教授的了台湾的民主政治展的状况。通过对一些混乱象的描述和解明了台湾民主未来展的走向。从民主展的程来看,台湾在人社会里确是走在前的,至少大和它的差距相当大。所以台湾的民主的借是相当大的。所以我今天的论题还是很有价的。下面我们请评议人来谈谈自己的点。

 

牛仲君:我主要是研究国政治的,今天听了教授的演受益匪浅。但是听了以后,我是有一些困惑。教授了混乱有这么多的原因,我想问问陈教授认为其中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要改变这些混乱,最先要改的是什教授一共提出了六个方面,我得要同变这六个方面是比的。

 

问题,我听了教授的精彩演以后,认为台湾目前不定的象可能是由于某种权威的缺失。或者缺少一个政治核心,缺少支持它定的威。教授认为支持台湾定的威在什地方?是法制、中立的公务员督体系或者更加中立的选举制度。当缺少政治核心的候,就会出种观点和立的分散。这样,就容易出一定的混乱。东亚有很多威权统治的国家,其定的核心是在于公务员体系。而西方更注重分制度的建立。教授认为台湾保政治定的威核心主要来自什

 

另外教授了台湾选举的情况,我得台湾的政党和人民的密。政党人民的掌控是非常密的,就存在个人要有一个什问题。我个人得美国或者其它西方国家的选举,特点是政党是高高在上的,老百姓政党的理解,更多的是政党政策本身的理解,而不是政党所表出的色彩的理解。

 

延中:教授精彩的我很多启。我曾去了台湾两个月,身看到了台湾的选举。看到台湾正在走向政民主的程中,我个人是很受鼓舞的。我建议陈教授不要用混乱。有序是什?如果说执政党说这无色的水是黑的,大家都跟着附和是黑的,是有序的,那我不如混乱。用混乱贬义,不如叫乱象。在个乱象的形式的背后,我得追求的是公正。其你的演也不是那是一真的乱,在乱象背后有秩序。这种现象体了大家不同于去的追求。

 

我在台湾的候去太大听了施明德的座,英九、水扁、王金平那几个政治大腕都来了。后来又和老百姓接触了多。我得台湾的秩序政体来是受日本50年的治的影响,老百姓本身有秩序感。我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前本来也有一些,文化大革命把秩序感了,在往回找很。比如就梯上,大家右站着,左空道出来。没有人着老公把道全占着的,大家都习惯了。像我,在黄庄路口,有人拿着旗子喊着停停,可就是没人停。没有秩序感,是根深蒂固的一文化。这种文化使得民主运作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我得台湾实际不乱。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一个解,认为宪法是最高的法,婚姻法、产权法都是日常的。没有那日常的民法体系,从何谈宪法。法要生硬地建构上去,就像人的躯体一个袋,是很困的。所以在西方社会,最始是有一的契社会形成一种风尚一套民法以后,到了共同体生了法。那法才会有效力。原来我持一种观点,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支持西方民主。因它是一的大一的思想文化,不可能嫁接在民主政的大上。但是台湾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并不比大少,它的民主化了我很多的经验

 

的司法独立,我直台湾不是问题法架构已搭起来了,逐地会受到各界的尊重。但是重要是司法独立的技性,以及人格因素司法的介入。作法官,代表的是公力,但他又竟是人。制度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健全程度才能使人的一面得到遏制。我得在司法独立,特是技操作,台湾有很多路要走。我在那候,和教授谈总统制和内制两政治制度的引。我也没做深入的研究。其像台湾这样的共同体,它的模不是很大,但它采用的制度却有美国和日本的两部分。但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某合理因素,如何能来,形成方人文特色的新制度。大可不必西方制度就没有秀的地方。比如美国走了200多年,人家有基督教、新教做支撑,我没有传统。所以我如何把高法背后的一套西建立定。

 

最后我有提到的,在你的演中有一个例子,1999921号大地震。我在台湾和教会的人也做了一些接触。在台大校区有个基督教的店,我在那里了好多。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基是什?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是靠个人的良知建立起来的,是有一套政体的价体系做支撑。美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新教立国的国家。日本共同体背后是大和民族的民族魂,它到底是什?佛教在台湾很盛,特是南。基督教也行,有其它的教等等。西才是民主政重要的基。没有这样的公益心,没有这样的准是不行的。里的准不是个人根据各自利益说这是自己的准。你有你的利益,我有我的利益,我不要互相,所以我要有一个合点。是社会契约论的基本点。但是梭也提到了国民宗教。,实际上背后的利益之争是人性的穿透和考察。所以我得台湾最后的展,最后民主社会的定,可能和建立一个大家有基本共的价体系。我也在台湾看到很多人穿着各式漂亮的服装、抹着蛋就上街了。去年好碰到一个选举,我就在台北从一坐捷运到另一,看了一下。我总觉是属于中民族政治参与的一特殊形式。我民族特别强调表演,政治表演和祭祀是在一起所。中民族的同不是靠祭祀去同的,是靠祭祀。是炎黄子。然后我形成这么一个同,形成一个国家。这样文化在台湾的政治程中反得很清楚。西方的Individualism得我就是我自己,我的票代表我的力,和其他人没系。这样理念和中民族几千年留下来的那值认同的思路是不一的。我得,大陆这么一个大的共同体,南北差距、西差距、言文化、习惯,异性那高,里面的问题会更多。

 

有几个问题,希望教授提供启示。第一个,台湾作一个共同体,它的整体的公力,和各个区域性的第二的公力,除了在法上有明确的定,在具体运作上,之是怎么协调。按照我,中央和地方的系是怎的。比如,税收是怎分配的?你在公力的分配次上几乎没有,希望能做一些小的充。

 

郭燕:我陆习惯从威体系下看待事物的眼光,判台湾社会的象。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差,台湾有些问题,我看到的象和其实质是不一的。致我陆对台湾的政策的理解有会有滞后。才在听力您的演以后,我是比较赞同您的看法的。

 

我在去了台湾两次以后,发现民主意和民主制度在台湾人民的心中已基本固了。有些问题这边来看,可能像里看花。但是,在倒扁那一个月,住在酒店,然后周境中的普通市民毫不受影响。在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里面,有两点是很重要的,一是理性,一是容。理性在次倒扁的运中体得很明,基本没有流血冲突,理性比90年代初有了很大的改方面,蓝绿虽然在意上有很立,但在次运中没有生很大的冲突。明人民得更加容了。有了改善,但不是两个方面就没有问题了。就我察,目前台湾蓝绿两派,不在政治上,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是立。

 

才牛先生的,台湾的政党和人民的系太密切了。我得从政党角应该的。要选举,政党就应该赢得民意。人民怎想,政党就需要迎合。如果政党没有幕后操或者其它手段的单纯从政治体制上应该这样的。目前政党会形成蓝绿对立呢?是因这样的民意基、社会构。族群立、国家同危机,它有建构性的原因也有原生性的原因。我可能有候会夸大,它是建构起来的,它是一些政党了上台政而建构的。但其不可否,它有原生性的基这应该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果。如果有分歧的社会构和民意不化,政党仍然会沿着条道路去走。所以政党要融合,社会的民意基得融合。社会你抵触了,政党也会逐渐对你抵触。在展中,我得台湾社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已经发展成熟了。是我个人想法,不知道正不正确。在目前,蓝绿对立看起来不可和。从十几年的展来,在蓝绿独立程中,有一个向,就是台湾的主体意得到巩固了。在程中,最后的蓝绿就不会有那么对立了。比如民党,只要不走激的台独,而是走渐进的台独,那就会和主体意很好的融合。国民党泛,有50%以上的人成有主体性,选举,国民党是不是也应该这边。如果两党在自己立上略微妥,那分歧就实际上不会那大了。

 

得,目前台湾的民主制度是基本巩固的,但是又有一个悖。也就是你才提到的,很大一个悖就是法。因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政党政治就应该是在法的框架下运作的。也就是先有法,然后才有政党政治的运作。但台湾的奇怪之是,法成了政党运作的主要象。台湾的蓝绿政党和西方的不一。西方政党主要是有左中右之分,我是保守成更公平。但是,台湾只要是大,比如总统问题是超越其它的问题。如果在问题上,政党之不能理好的,不能排除台湾的民主会有倒退甚至是流。在美国力下有大的武力的威下,改是没有法成功的了。但是,比如民党要是提出改,更定是它的选举。如果它把台独的议题分解,不明确要台独,而是走渐进的路线,一步实现。最后会不会因为宪改的问题,而触或危及台湾的安全和定。我也是需要考的。

 

有,我台湾的市民社会感受特深。我去了他NGO的会观访问,感到在台湾市民社会的私人域的运作基本成熟,国家的乱象主要是公共域的力和斗争的果。和我不太一,大国家弱社会。社会上的第三力,比如NGO发挥的影响力,可以是微乎其微。

 

最后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您认为台湾的改到底会是什么样趋势,会不会成台湾民主社会展的障碍。

 

俊雄:感谢张曙光先生和淳文教授,我主要研究经济方向。我04年的台湾的一张传单,里面有连战和宋楚瑜的于希望保护农业的口号。我最近也有向学生介台湾于保护农业和多边贸判的措施。这张传单形象地表了台湾民主社会的代价。国民党有大。国民党二把手江丙坤,在做国民党和民党的盟公色的阵营有比完整的公。而绿阵营的民党和团结联盟没有,很憾很奇怪。民经济上的理是台湾大学的经济系和中华经济研究院,他是新古典派,比支持境保支持法功。是些很奇怪的学者,尤其是台大法功影响比大,信仰新古典理的学者也比多。国民党本来是比接近社会民主的,所以我叫社会民主党,认为它比接近共党。从竞选的分歧了解到目前台湾的民主制度的情况。到有省籍矛盾,也有利益分配问题教授到的台湾混乱,在我看来是民主化的代价。原来国民党断的候没有,86年多党制以后就始有混乱了。在这种混乱中,台湾加了国家同和民主化意。另外,然保留很多中国的传统,但台湾不是五分立。作一个民主国家,台湾和日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盛洪:很抱歉来了,没有听全教授的演。台湾作文明的一部分,它的民主化应该是很的,因中国没有民主的传统。中国是从另一条政治思路走来的,不是说这条思路一定差,但至少是不同的。不其中也应该是包含了民主的理想的。我比较认同夏勇的那本《中国民哲学》,从民本思想推出民主政的含来。但由于缺乏践,所以我的文明要做这样的事情非常。不管怎么说,跌跌撞撞走来,我同意教授的,叫乱象,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点,我们还有哪些缺陷,要做什事情。民主是一世俗的政治制度,但它从来不是独存在的,而是和超越的文化价值结合起来的。就像教授的,没有一种单独的世俗的政治制度,能够稳定地期地存在下来的。西方也是如此,其基督教的超越价和其世俗的政治经济制度合起来了。你才演候,我是到什么庙前去杀鸡,我是很有涵的,不能简单地看待这种现象。有去法院宣告,法院后面是什?法院里的法官也是人,他背后是有超越价。就跟在西方的法院,要把手放在圣上。?民主政治制度的基也是建立在基督教上。美国最初十三个殖民地,实际上都是清教国家。我去,有人就构就是十字架。些作基本的价值观,沉淀在了美国党法里,有些人就淡忘了。反中国,只追到法院是不的。台湾的民主、中文明的民主,要有一个超的文化价的基是要想的,没有不行。能不能追到基督教,恐怕不行。有人就是中国的法,所以讲宪政有成文的法。但也不一定要是文字的,就是一堆基本规则大家同。所以《大学》、《中庸》些就被一些人认为可以看作法。有超越价的中国的表形式要注意。及到一个家族的概念。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和西方是不一的。西方的家庭是指看得的家庭成员组成的体。中国的家庭包括死去的列祖列宗,祭祀死去的列祖列宗的传统是使一般的老百姓有所超越的一形式。使得人要想自己,要想列祖列宗和子后代。这样人的时间就会这样的家庭组织实际是被儒家收的。中国传统的社会构,使大多数老百姓和精英分子有超越的文化价。儒家基本的价值观渗透到家族体系中维护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定。所以我得不能把中国的家庭和我值观来孤立地看。

 

第二点是,这样民主政治怎成功。然我了解得不是很多,但是有一些想法。你最后的展望是比较乐观的,认为经历这程,最后民主是走到好的道路上来。我远远的。如果靠试错,不可能有美国法。美国的西部牛仔投票,永也不可能投出一个美国法来,必然要靠精英知分子。实现宪政,不需要大众当下的政治事件的累的知需要世世代代的经验经验不是民众能掌握的,只能是精英知分子。他要超越时间累以前的民主政治的经验,提出一些基本规则。美国的国父也是吸收了欧洲的经验,比如梭、孟德斯鸠这些人的点。他是有了理,才制定了美国的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所以在投票前是要有精英要作出提案的,是精英的任。我认为民主的改政的改革。你宪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但我认为是很重要的事情。确有一些改可能使民主政治更有效率。党上台,些年有很多不定的象。可能确和基本法有。比如,水扁不得是多数人拥护的,是有问题的。这样选举规则就必然是不定的。只不是因为蓝阵营分裂了,所以水扁上台了,其多数人是不成他上台的。是基本政的问题些方面还值得思考,西方国家有很多方面的经验累。如果研究思考提出政改革的方案,可能会使民主政治更好。我有一个主是先政后民主,有一个好的政,民主就会走得比较顺利。

 

有一点,社会有没有中立的力量,是要考察的。中文明近代出了一些问题,打断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原来是由一群精英知分子承的,在没有了。是自五四科举废除之后,出的情况。没有了文化精英集,没有了这种传承。在之前是有的,尽管有你的收买还有学而优则仕,但是也有朝廷之外的民的知分子。朱熹的弟子是不能考科的,他承儒家正,是超越政治的。宋代、明代都有这样的人,清代是有这样的独立的知分子在民。他是有承的,是不接受收的,大家同的是他,不是朝廷里做大官的知分子。同也有社会的经济资源,支持着些独立于政治力量的文化精英的群体。在去中国,除了皇以外有家族,家族很大,是可以养这些知分子的。大多年的经济,没有了家族,就剩国家,独立知分子就当然没有了。所以我得,要培育这样的空。在大和台湾,中文明是需要有这样一股独立于政治力量的超越的知分子精英力量。这样,才能推民主化。

 

有就是,推行民主化也不能把民主理想化。是奥森、布坎南、阿讲过的,比如多数主暴政、投票悖等等。些在民主成功的美国依然存在,在欧洲更重。它致了国家不断大,大家互投成票。听前几年,台湾一选举大家就承退休年金多少,其实财政根本支撑不了。就是民主失。美国当初向伊拉克开战,众院只有一个人反在大家都说错了,死的人太多了。打了伊拉克经济退了,能不叫错误吗?所以,我些民主失问题需要注意。

 

延中:我插一句,些投票悖例子太多了。有,最大家出来的是都不喜的。党派之互相制,都不愿意让对方上台,最后找一个糊涂蛋上台。是民主非常糟糕的地方。当年就是老毛了半天,上来都有风险。大家折来折去,想要的人都上不去,最后了一个都不喜的。

 

才提到的守法的凡人,我是不的。在中文化中,政治袖的作用比西方的分量要重很多。好没有国家的影响很大。西方上来问题不大,不一

 

盛洪:我接着。多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国家些可能会致台湾民主失是要引起注意的。因为统人的利益影响太深了。所以独之争可能引起民主失,我不可太乐观。哪天可能军队都会启,所以我要特小心。政治制度上要走民主化道路,也要有所探实际上,一个成功的政治制度应该是大众和精英的良性互。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比好的。立了参众两院。众院代表大众利益,我有利就投成票,不利就反。参院就精英化一些。在个三分立的构中,司法体系是更精英化的。英美的法律服务阶层,包括律、法官些人,是有悠久传统的精英阶层。他次于阶层,不是近代族被打倒了,留下他了。他有自己的传统、独立的价和超脱的立是美国民主制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不的。回看看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源,我认为在民主制度没有出之前,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最秀的,今天也仍然有其价。它是一个精英参政的制度,我得不能简单讲制制度或君主制度。今天的就更不用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很多是秀的,但它根本的缺陷是力的来源不是民主。把两者合一下,也能克服民主失

 

台大学生:各位老大家好,我是台大政治系士大一年的学生,主修的是公共行政,于台湾民主化议题我非常感趣。不想在各位老面前班弄斧,只是提出一些台湾民主的主看法。

 

才老在展望台湾民主,提出了几个点。我得另外台湾社会民主存在一个暗流。我在接触到有社区研究的文献时发现,其台湾的民力量比想象的大。台湾的社区运1994年由其南始运作。在九二一大地震后,他台湾的社区运做了一个初的判定。他认为,人知道如何用社区运动进行社会救助和居民自治。几年经过了一串的社区运,社区的居民已经开始走出家,去跟协调。大家小型的公民会,整个程也不是那民主。居民间开讨论需要什么样的居住境,想要了解社区的去,提出社区未来的希望。他以社区为单位和政府行沟通协调,要求政府予某些帮助,甚至社区自身源。这时民主已达到了新的段。并是完全是要求政府要人民做些什,或者是要求政府在法制上要有改革。而是人民已经开始找到一条社区条道路,使大家的生活更好。台湾社区做得最成功的市是桃源。在访谈桃源的一个社区负责人的候,他提到台湾地方议员选举、村里选举有一些改。村里的当始有很多是已在从事社区活的。平穿行于社区之社区服的人高比例当,已了当人的1/3些人打去台湾的一些集的派系,也冲了台湾去存在的票的手段。台湾的公民意由基层选举中慢慢浮出来。相比票、派系争斗,公民更加可民主奉献这种方式。这种社区暗流,在台湾成

 

另外,刚刚提到,台湾是不是缺乏一个威的领导者。我认为台湾目前的社会展方向,已不在于找一个威性的领导者。大家如果都同一个制度,就应该尊重和服从。我得台湾未来会是是这样

 

台大学生:我先一下台湾民主展的源流。台湾的市民社会成型是在代国家的成型之后。和中国大很像,基本上是在辛亥革命代国家机器的出以后,在国家度下才慢慢出了台湾的市民社会。使得台湾的中下阶层政治力量衰弱。台湾在的大企很多是当年由政府补贴资助出来的。原有的地主阶级,在国民党到台湾行土地改革以后,力已基本被除了。 的企业处在台湾口替代的政策和世界潮流下,我个人用买办来形容他。他不会像西方的企家有那大的独立性和拓性。只有在政府部的一定政策下,社会的一定境下,他展空。造成的果是,台湾的社会和政治密地靠,学界和政治界的接触。我水扁是人民在法制下出的,他贪污?我个人知道, 贪污主要是在国私有化。比如原来价100亿的国,他以10亿卖给认识的个人企家,然后在私下收回扣。可是一切都在法律允的范内。他私下拿回扣,可是在法律上找不到他的漏洞。这样的收回扣的行就是来自企界和政治圈的靠近,是有史渊源的。国民党和共党都是行党国体制,用职权式的政党来控制国家机器,在近代的展中行国家与社会的改革。这样就造成国家机器在那个威权时力是放在党中央的,力的转换并不是来自法律体制的转换,而是党内派系斗争的果。李登辉这样一个后来搞台独又和国民党在的利益有那大分歧的人,当初会上台?那国突然去世,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斗争和上台的情况有些相似。是一机会造就了他的上台,使他承了国民党的政治力量,可以行改革。大家可能认为这是民主化的象。我个人认为,台湾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不是台湾人民主果,而是政党派系斗争的果,并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么现法制?因政治人物的腐使得我不再相信他而要把自己的信念突在法律上来。不能动摇陈水扁?他回答,因法律上没有判我有罪。并不在于道德上有没有罪,而是在于法律上有没有罪。这样的原使得他可以在总统的位子上继续待下去,施明德反动摇不了他。国民党在治期是不愿意有任何威去影响其治的,所以鼓励大众化往消文化方向展。这种文化断了个人与个人的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系,使得人不会再作出那具有牲奉献精神大投入。在行道德和生选择时,没有力量使人会去选择道德而不是生。因此淳文老师刚才形容施明德的反腐运是一完美的演出,在我看来它也只是一演出,不像文革中人有那大的理想和投入。然在提到文革的候,很多人都只有面的价,但在我看来那是一个非常烈的冲撞,在台湾是很的。

 

此外提到,台湾乱象指向一个公正的追求。社会展的确是要追求一公正,但是我却把所有希望放在法制上。而这种法制却毫无个人意,毫无中国传统的程序性。社会的秩序并不是建立在毫无意的冷酷的条制度上的。造成我个人在在仍然公正个概念很模糊,在公正的追求中我很迷惘。

 

另外,在社会自治问题上,我认为宗教体很一个新的政治力量。它基本上是在承既有的社会系的前提下,作们对现实的寄托。我看慈的救灾行就没有提出任何的改革社会的口号,只是在既有的制度下做一些事后的救。它不会提出新的政治方或者社会制度,最多就是救灾、医

 

曙光:民主程中如果出暴力象,走的弯路就太大了。台湾的民主程中,出现现这样的局面,是非常好的事情。民的力量,可能在某些方面水平比治者要高。其中应该有几个因素。一个是和传统的文化价。因民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法的问题,背后是有基本的价值观的支撑。台湾华传统文化的承,可能比大在文革以后对传统文化的糟踏要。那些盛大的群众面,在台湾行得很有秩序。用和平的形式推民主的展是非常了不起的。另一个,台湾的民力量因淀,所以组织起来能出现这些奇 问题是,从民力量中成起来的是慈功德会这样组织,其它的政治组织可能就弱小很多,精英知界的活不多。在政治党派力和民力量中缺失了一大 及到民间组织展,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问题问题在里面。哪些组织展能够对民主程起到更大的作用?哪些组织展,可能社会有作用,但是在推民主化程上的作用要相小一些?是需要考到的。在研究台湾问题是很必要的,但是大和台湾确也有很多不一的地方。我在借候,也需要和大实际结合。

有一个,你到了台湾新界的状况。我得大界的状况和台湾的差距也不小。我们现在的媒体,什能登是有中宣部的一套定的。好的下面把时间给陈教授做一些回

 

淳文:感大家的意,使我的思考有成熟的可能。由于之前我也提到的,我主要是受到法学上的训练属于技术层面上的。所以大家才一下就指出了一个本问题。民主化技术层上的操作离不其运作的社会底,也就是社会共同承的基本价,是维护社会定和促民主政治展的基。但个价到底是什?我认为和中文明中的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关联。但是要具体点出儒家文化中哪些是促民主展的,这还远超出我目前的学能力。是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所以我先做一个回

 

下面我就位老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做一个简单的回答。首先是牛老提出了,我到的台湾目前的些乱象,有没有主从系,解决问题上有没有先次序。我是多元察的,所以我基本上几个因素是共同形塑了个乱象,不太有主次之分。至于解决途径上的序,我得可以迅速做到的就是选举制度、政治金、政党财产这些方面的整。如果政党愿意去改善,我想在民主的技运作上,表面的乱象会沉淀一些。

 

师问到了台湾的中央地方限分配的问题。中民国法有依照中山先生的想法,但在政治商会上也做了一定的妥,它采取的制度是均制。中民国法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方面是分得很清楚的。然法律上已做了范,那是不是在实际运作上就没有冲突?其实还是有很多冲突,是交穿插。它不可能像蛋糕一这层是巧克力的,那是奶油的,是中央的,那是地方的,分得那清楚。解以后,中央和地方力的争更加明。以前一党比较强大的候,没有什,上面的下面照做。在民党就希望法有中央的限更明确一点,地方的弱化一点。个法律尽管有定,但冲突依然存在,目前主要是司法解决的途径。比如,英九在任的台北市,近来常常和民党的中央有激烈的限冲突,最都是法律解决。最近有健保的争,到大法官、到法院、到行政法院,裁判最近才出来。目前,台湾的中央和地方有人事问题,已了,地方机有很大的完整的人事在主要是政的部分。假们说地方自治的核心就是得人事在剩下的就是问题了。地方的税收不足以付地方的支出,所以一定要有中央的助。中央究竟么补助,一直在争之中。台湾有统筹分配税款的争,中央在全国收的税怎分到地方,平衡各地的展。个部分未来可能继续,分配规则能不能法制化目前还难以定政分配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是在不同政党掌控中央和地方的候,这样问题就更加重。

 

另外郭老和盛老都有到民主失问题。民主倒退、民主流产这些可能性,我无法逻辑上完全排除。不学法出身,我认为政治争端要是司法解决的,最展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会有冲突,司法解决。司法解决不了,再有冲突。能司法解决,就可以形成动态力平衡。个典型的例子。2000水扁一上台,就提出核四厂要停。它已盖了1/31/4以上了,和国外签约好几千亿,一停的话损失很大。国民党掌控的行政院的多数要求核四要建,行政和立法两权产生了冲突,最后是司法解决。司法解决,我的大法官就,停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有一定的程序。算的冻结于原来已目不行,要国会了解和同意。行政停建,国会不停,然后司法权说还是交由国会决定。后来因停建引起的社会反很大,最后民党只好建。这样一来一往,是力斗争动态平衡四情形。如果所有的政治问题都是用这样的方式解决,民主会失或走向暴力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就拿台湾独立的问题。如果行政部门说台湾独立,立法部可能说违宪,因基于中民国法中定的固有之疆域不能独立。个送到大法官那里去,他就要解决。他如果台湾不能独立,总统的意志可能就无法遂。这种用司法手段实现力的动态平衡,以后的走向是比较乐观的。

 

最后到一个政的问题。我到我民国的法已不能再改了,要行,要弃。这样是不是一个很愚蠢的果?比典型的,怎一个简单多数39% 总统可以政?问题定得不是很清楚。就一点,内很多对宪法不尊重的人,想刻意地把法的缺点放大,那就是定得不清楚。就一点,我法国法有一点研究。从1789年独立到在,法国至少有15部以上的法。法一直在,有的只有几条,有的三四百条,什么样的都有。事上,我不能太崇信范的法律条文的效力。中央和地方的限分配,以及其它的国家部限分配,真的定清楚了就不会乱了?是很困的。法再怎清楚,也可能被诠释被操作。以法国来1986年它第一次生左右共治的候,也不是法的要求。当密特朗作为总统,在其任内国会大社会党失了,当的右派取国会的多数。法没有定国会的多数为总理,但他就了右翼袖希拉克为总理。英国法也没有明文的定,很多都是例。英国国会的多数党可以件事情,在法文字上肯定是找不到的。问题是他的文化背景可以展出有这样例可以生?我2000年一个少数总统,但是把行政国会的多数。他然当,但是虚位。后来等到在国会有了多数,他就掌控实权了。有人认为人性是的,于是需要通法律制,将人的性化于无形。但我个人认为,法律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中国传统思想中“有治人无治法,有乱君无乱国”,有比像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制度有其局限,剩下就是人的问题。西方的人怎就可以将这么一个制度运作出来,可能是与其社会基本价,比如他由宗教思想以及宗教成的文化背景。个部分方也不能免除,而要比西方更强调法,更崇拜迷恋法律条文能发挥范性。在这样的立上,我不得我法已陷入了僵化。它在是停在那里了,可是运作是有性的。有需要解候,我大法官解释权力冲突。所以我看来,算是有一定的空的,是有乐观发展的可能性的。

 

刚刚提到了,有台湾在五分立的架构,究竟存不存在。我得就制度面上,它是存在的。制度面的存在,也示出五权宪法的确有它的特殊性。个例子,我的考院是独立的。有人负责的机构干嘛要有像行政机的独立地位呢?就是因独立,当有考目偏向某一候,当有人在国家考的考里做文章的候,考院就会有剿的声音。社会上也会因为这个而支持或批判考院。比如有务员退休的利率的问题,台湾叫十八问题。民党一直在,公务员惠的退休利率,反了公平正平等。人,考院在维护行政,把公务员惠利率作为选举斗争的工具。我看到考院好像不够强大,不能有效抵行政。但是从另一角度,我可以发现,正是有考问题,才使得政者不能那么顺利地立刻达到目的。所以,五权宪法是跟西方有小幅的不同,比如到的考院独立于政治力部之外的运作方式。

 

察院扮演的角色,有点像美国国会之外的特别检察官,就是当年调查尼克松水事件的机制,只不台湾的察院是更大的一个独立机察院扮演一个政治督的角色,但又不是在国会之下。中山当年要其脱离国会,就是未了避免其卷入国会的政党斗争,作一个中立机关监督行政部的运作。大家也讲监察院老是拍苍蝇不能打老虎,这样的批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反察院拍苍蝇的功能至少修正了行政机的盲点。个部门这么说,那个部么说,人民怎么办个例子。当年我有派到大后工作人,就是派到大间谍。然后不幸被大官方逮住了,牢里很多年。放回来以后他就申国家赔偿了中民国坐牢十几二十年总该赔我一些吧。间谍有的是在台中,有的是在台北。他到法院去申狱赔偿,可是法院的解就有不同。我随便的,比如台中就得他在大坐黑牢二十年,民国牲,法院就赔偿2000万新台。台北却,我的冤狱赔偿针对民国司法体系之下被判的人,你跑到大去干我何事,不赔偿。于是同一批人回来,那个人2000赔偿个人没有。法律上,这种狱赔偿不同的法院立不同,他就可以告到察院去。就是政府之各有持和立,形成政上的盲点。这时监察院就出面,法院解立,不能同一情况却有人有人不。像这样问题,在西方可能如果诉讼经终审结束了,可能再申也没有用了。在中民国察院是停的状。主要是因为现水扁命的察委有很多瑕疵,所以国会不同意要求水扁重新提一个命名水扁却认为这是抵触总统的威信所以不提。僵局就这么着,所以察院已休息一年多了。个是我们宪政上的一大缺失,希望将来能有改

 

 

2006128

 

                                     20061208

 

 

********************************************************************************

 

「アジア農業問題の50年とWTO」分科会報告アジア政経学会ニューズレター21、2004年4月20日

 50回記念大会にちなみ、アジア農業の50年を総括すべく、専門地域の異なる5人の報告者・コメンテータよりなる農業部会が企画された。

 はじめに司会者(田島)より、WTO交渉におけるアジア間対立、および韓中・日中二国間の貿易摩擦を例に、アジアにおける農業問題の構図が概括された。ついで問題の切り口として、速水佑次郎・神門善久による三段階説(低所得国の食料問題中所得国の貧困問題先進国の農業調整問題)、および戦後アジア農業の出発点となった東アジアの農地改革、それらを反共革命として主導したラデジンスキー(GHQのちに世界銀行)の戦後構想が示され、経済のみならず政治分野からの発言も期待されるとの趣旨説明があった。
 最初に倉持和雄会員(横浜市立大学)より「韓国農業50年:農地改革、緑の革命とその後」と題し、農地改革による自作農主義が、韓国に特有な労働市場の性格から自小作前進的に変容する状況について、緑の革命や農業保護、それに
WTO交渉とも関連づけつつ報告された。かかる問題の構造は、程度の差こそあれ戦後農地改革から出発した日本や台湾などと共通する。

 二番目に池上彰英会員(明治大学)より「中国農業25年:改革・開放後における農業問題の転換と農業政策の変動」と題し、規制緩和と制度改革による農業発展の状況、需給緩和下の所得格差問題・構造調整問題の併存状況が報告された。中国は現状の東アジア農業を反面教師として、困難ではあるが独自の農業調整政策に取り組みつつあるようだ。
 三番目に菊池真夫会員(千葉大学)より「熱帯アジア稲作農業の
50年-緑の革命とその後-」と題し、とくにレスター・ブラウン説を明示的な批判の対象としつつ、緑の革命以降アジアの米需給が継続的に緩和している状況について、統計数字と現地調査にもとづく報告が行われた。そして発展の成果を維持しつつ、規制緩和を通じ構造調整をはかる道筋が提起された。

 コメンテータを依頼した岩本純明氏(非会員・東京大学)からは、戦後日本農業の展開に即し、非穀作部門と対照しつつ土地利用型農業における構造調整の遅れが論じられ、零細分散錯圃を初期条件とする農業調整の困難性と土地政策における主体性の問題が指摘された。また藤田幸一会員(京都大学)からは、南アジア農業の現状を踏まえ、為替変動など非農業的要因の影響および構造調整の長期的性格等について指摘があった。

 フロアからは、日本の場合すでに実質的に農業調整は終了したのではないかとの議論が提起される一方、市場による調整のみならず、環境維持機能や食の安全確保など農業に特有な事情を踏まえた政策論が必要ではないかとの議論が出され、時間を大幅に超過して活発な討論がたたかわされた。

*******************************************

 

光陰似箭(『中国研究月報』第57巻第7号,2003年7月号
     
天野元之助旧蔵書のゆくえ

          東京大学 田島俊雄

 「天野元之助先生の蔵書が京都のK書店に並んでいて、何冊か漢籍を購入してきた」。

 この驚くべきニュースを研究会仲間のWさんより聞いたのは、2001年の11月のことであった。天野元之助先生といっても最近の人はピンとこ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が、50代以上の中国研究者であれば、洋の東西を問わず知らぬ者のない歴史的人物で、戦前は満鉄調査部にて中国の農村調査に従事し、戦後は農業史研究で名をなした先達である。その天野先生が1980年に亡くなられたあと、蔵書は一括して京都大学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に移管されたはずである。

 天野先生の旧蔵書に何が起きたのだろうか。

 うまい具合に翌月初め、京都行きの出張が入り、洛北のK書店をようやく探し当てた。自宅兼店舗兼倉庫といったところに、それとおぼしき中国語および日本語の本が、半間ほどの本棚約2つ分に確かに収納されていた。

 とりあえず自分に関係のありそうな本を開けてみたところ、要所要所に赤線が引かれ、場合によっては書き込みがなされていた。細かい字でややわかりにくいが、何通も手紙をいただいて忘れもしない、あの達筆な天野元之助先生の直筆に間違いない。

 私にとってめぼしい本としては、まず中国農業科学院編『稲作科学論文選集』(農業出版社、1959年)があった。これは修士論文を書くときに大いにお世話になったもので、日本では東大東文研と農業総合研究所(現・農林水産政策研究所)にしかなかったはずである。また北京政法学院民法教研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参考資料彙編』(法律出版社、1957年)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歴史教研室編『中国資本主義萌芽討論集』(上下、生活・読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などは、探せばあるかもしれないが、中国研究者としては自分の本棚に置いておきたい基本文献である。これらをまとめて保有していたとすれば、天野先生クラスをおいて他にない。

 店の主人に聞いたところ、数年前に京都大学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よりもらい受け、通販した分を含め、すでにかなり販売したとのこと。さらに驚くべきことに、天野先生宛の書簡もあるというので、日本のみならず世界の著名人の手になる手紙を何十通も見せてもらった。農書の専門家である胡道静先生(上海人民出版社)など、筆者の知り合いのものも何点かあった。あるものはもらい受けた本の中に挟み込まれ、あるものは焼却処分寸前であったという。

 その場で天野先生の高弟である原宗子教授(流通経済大学)に連絡をとり、ことの顛末を伝えた。原教授は先生の遺族とも連絡があり、行方不明になっている遺稿の所在を探していた。

 結果からいうと、K書店に残された旧蔵書は一括して流通経済大学によって購入され、遺族より提供されたその他の資料などと共に、流通経済大学天野元之助文庫として2002年度より展示・公開されている(同文庫の目録その他については、http://www.rku.ac.jp/~hara/amanotop.htmに詳しい)。一方で私的な書簡類は、原教授を通じて遺族に返還されている。

 同文庫の公開と並行し、原宗子編『流通経済大学天野元之助文庫』(流通経済大学出版会、20032月、定価500円)が編集・刊行され、京都大学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に残された旧蔵書などの目録とあわせ、現状で整理が進んでいる限りでの旧蔵書の全貌が、天野先生の没後20余年にして、ようやく明らかになりつつある。

 収録された旧蔵書の目録は、大きく分けて①京都大学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に残された図書資料、②同じく国内外の研究者より天野先生に謹呈された抜き刷り約3000部・76冊、そして流通経済大学天野元之助文庫に収められたところの③K書店から同大学が購入した図書、④遺族より原宗子研究室に提供された図書資料、⑤個人により同文庫に寄贈された天野先生関連の図書資料、より構成される。

 このうち筆者が目録作成に参加したのは、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に76冊に分けて収蔵されている抜き刷り約3000部の分冊別一覧表である。これらの抜き刷りは、天野先生が戦後大連から引き揚げてから1980年に亡くなるまでに受け取ったもので、几帳面な先生の性格からして、ほぼ完全な形で保存されていると判断される。もともと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によって抜き刷りごとのカードは作成されたものの、これらがB5A5等の版ごとに製本された76冊のどこに収蔵されたのか明記されておらず、利用上の困難があった。

 基本的な作業は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図書室にて実施し、各分冊ごとに、綴じられている抜き刷りの題名と著者名をチェックし、一覧表にする形で行われた。天野先生のもとにその時々の先端的な研究成果が集まっていたであろうことは疑いなく、筆者にとっては当時の研究状況を追体験できたという意味で、得難い経験であった。他方で製本冊子には、抜き刷りの謹呈者による書簡(私信)などがそのままの形で綴じられているケースも多く、4半世紀も前に天野先生宛にしたためた自らの拙い手紙を目にし、複雑な思いをすることにもなった。

 ともあれやや手前みそになるが、原宗子編『流通経済大学天野元之助文庫』には抜き刷り目録を含め、天野先生にかかわる重要な研究情報が数多く含まれ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る。また流通経済大学に設置された同文庫には、天野先生の未公刊生原稿が多数残されており、これらの整理も含め、やるべき仕事がまだ多く残されている。

 さて、天野先生の旧蔵書の全貌が明らかになりつつあるといったが、実際にはわれわれの調査の及んでいない旧蔵書も少なからず存在する。すでにみたように、京都大学東南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では天野先生の旧蔵書にかかわる受入方針を1990年代半ばに変更し、収書方針と異なる図書資料は譲与もしくは廃棄された模様である。K書店がもらい受けたのは、その一部と考えられる。幸いなことに、同書店には売上げ伝票が整備され、天野先生の旧蔵書と思われる販売図書の目録は把握できている。しかしその余については、残念ながら探し出す手だてがない。

 天野先生の旧蔵書は、おおむね1950年代から70年代にかけての中国書もしくは和書で、以下の蔵書印が押され、また要所に赤線が引かれ書き込みがなされるなど、識別は可能であろう。

 読者諸賢の中に、これらの天野先生旧蔵書とおぼしき図書資料を目にした方がおられるならば、さしつかえない範囲で流通経済大学原宗子研究室hara@rku.ac.jp、または筆者tajima@iss.u-tokyo.ac.jp宛にご一報くださるようお願いしたい。

 旧蔵書の全貌が明らかになることで、天野元之助先生の依拠した史資料、学問的なバックグラウンドについてより立ち入った検討が可能になり、あわせて今後の研究にとってのインフラ整備につながるものと期待される。 

 

*****************************************

 

光陰似箭(『中国研究月報』第57巻第1号、2003年1月号) 

           16回党大会雑感

                        (東京大学)田島俊雄  

 日頃は「莫談国事」とかいって政治には首をつっこまないようにしているが、昨年11月の第16回党大会については、野次馬的な興味もあり、毎日テレビでみた。いやむしろ、期待を込めてウォッチしていたといった方が適当かも知れない。というのは、友人のAさん、Bさんが党の全国代表に選ばれ、「身内が檜舞台に登場する」といった感じで党大会をみていたからである。

 Aさんは副部長級、Bさんは局長級の国家幹部で、それぞれ別の中央機関に所属する。私のみるところ、二人とも能力抜群にして国際感覚もあり、党代表にふさわしい。部長・副部長級をさておき、局長級のBさんが代表に選ばれたのは破格だが、その組織の一つの見識であろう。しかし他方でBさんは女性であり、一種の政治的クオータで選ばれた側面は否定できない。中国の場合、最近の民営企業はよく知らないが、どの役所や公的な事業組織、国有企業においても、一定割合で女性幹部が抜擢されている。

 二人とも1977年の統一入試復活直後に大学に入学した花の「78年組」で、82年から社会に出てこの道20年である。かつ大学入学以前にAさんは国営農場に挿隊し、Bさんは地方都市の病院で看護師を務めるなど、社会経験も豊富である。

 Aさん、Bさんが党代表に選出されたと知ったのは昨年の連休前だが、彼らの名誉のためにいっておくと、彼らが私ごときにそうした話をするわけがないし、こちらから聞いたわけでもない。立場のある人の前では返答に困るような「敏感問題」は持ち出さない、というのが礼儀であろう。

 そうではなく彼らの役所の、むしろ彼らとはやや離れたところにいる人たちが、私と彼/彼女の関係を知っていて教えてくれたのである。党員であれば自分も一票投じており、一つの役所で数人の代表であるから、誰が党代表か当然ながら誰もが知っている。送り出した以上、組織の利益代表として、また希望の星として、なかば期待を込めて彼らのことを話す。党代表のあとは中央委員や候補委員となって、さらに上にプロモーションしてほしいということである。誰それは党大会後に××委員会の副主任にリクルートされる、といった類の噂話は、大会前後にかなり耳にした。

 中央・地方を問わず、普通の党政幹部はこうした人事がらみの話が大好きだし、日常的な話題のようだ。これが企業だとどうなのか、比較の意味で気になるが、そうした材料は残念ながら持ち合わせていない。大学の場合には、政府と違って非党員も少なくなく、また何といっても学者の世界だから、政治党派の話に興味を示さない人もいる。しかしあの先生は学部長になったが党書記ではない、といった類の話は、80年代にはよく聞いた。

 Aさん、Bさんが党代表に選ばれたという場合、たんに職場の代表という意味合いのみならず、「中央」レベルの意向も働いている節がある。彼らがしばしば「中央文件」の執筆活動に加わっていることは、中国の関係者であれば誰でも知っている。以前にある全く別の人の執務室を訪ねたとき、中央の首長(政治局員クラス)を囲んだ「文件」執筆組の大きな記念写真が「××写作組留念」とかの文字入りで額に入れられ、麗々しく飾ってあるのをみたことがある。これをみれば誰が「中央文件」の執筆に携わったのか、一目瞭然である。

 さて16回党大会が開幕した昨年118日の前後、私はある県で農村経済の調査をしていた。すでにテレビのニュースで、Bさんが党大会の主席団に入っていることは知っていた。

 その日は県内の企業をいくつかまわる予定で、車を手配した。県城を出発するとき、県政府労働局の前に人だかりがあり、数人の男女が「我們要吃飯、人民要生活」という横断幕を広げていた。「下崗」の字があり、党大会にあわせた失業者による抗議行動とみた。県のレベルでは、どこも地方国有企業の赤字問題が深刻で、企業改組とともに冗員整理が進んでいる。執権政党も党大会といって浮かれているわけにはゆかない。

 間もなく運転手がラジオをつけ、党大会の実況放送が流れてきた。各地からの期待の声がドラや太鼓とともに中継されるなど、なかなかの盛り上がりである。同乗した県幹部によれば、その地域の党代表は一級上の行政単位である地区の党書記だという。全国2000余県の県長・書記のレベルでは、よほどの労働模範か少数民族代表でない限り、全国代表は無理なようだ。職域でなく地域の代表であり、党代表に対する親近感は中央機関に比べ希薄なようだが、党大会は地方幹部にとっても重大事という感じは、十分に伝わってきた。

 党大会の全体会議は李鵬政治局常務委員の司会で始まったが、起立して国歌吹奏を聞くところでせりふを間違い、車内で一時その話に花が咲いた。全国のみならず国際的にも注目されるだけに、緊張するなという方が無理というものだ。それにしてもあの長い基調報告を、メリハリをつけて聴衆をあきさせずに読み上げねばならない総書記の仕事は、それだけでも大変な重労働だ。

 ちなみに党大会が開かれた当日に訪れたいくつかの企業では、党大会の話はまったく話題にならなかった。他方で夜一緒に食事した地方幹部の場合、7時のニュースの頃は、服務員にテレビをつけさせるなど、気もそぞろであった。というわけで食事は早々に切り上げたが、翌日は誰それがテレビに映っていたとかいなかったとか、余韻は残っていた。ちなみに主席台にいたBさんは、幸か不幸か江沢民総書記の演説場面がクローズアップされるたびに背景に小さく映る位置にいて、一挙手一投足をみることができた。Aさんはというと、中央代表の大部隊に埋没し、散会後のインタビューの横を、やれやれという感じで煙草をふかしながら通り抜ける姿が映った。

 さて党大会のハイライトは、何といっても中央委員等の選出であり、それに続く政治局員、同常務委員の人事である。しかし残念ながら、私を含めた周りの熱き期待に反し、AさんおよびBさんは、中央委員、同候補委員、紀律検査委員のどれにも選ばれなかった。彼らほどの優秀な人材でも選ばれないということは、中国の場合それこそ「人材雲の如し」なのかもしれない。しかし個人的にいうと、勝手知ったる友人が有力ポストにいるいないでは、親近感、安心感も含め大違いだ。

 聞くところによると、今回の中央委員選挙の特徴は、「条条」つまり中央機関の代表に票が集まらず、「塊塊」つまり地方が着実に中央委員会などに人を送り込んだ点にあるようだ。全体の票数にして圧倒的な地方が、誰とはなしに「協調ゲーム」をやった可能性はある。これは、中国のような大国は不可避的に「地方分権」たらざるを得ないという私の仮説と整合的だが、中央機関が劣勢というのも、一面では困った事態だ。

 今回いくつかの中央省庁が中央委員のポストを失ったようだ。組織のトップが中央委員であるか否は、考えてみれば大問題である。党内ポストの関係で内部昇格が難しく、トップが他の系統や地方からヘリコプターで降りてくるというのでは、役所の士気にかかわる。もちろん超大物首長であれば歓迎もされようが。

 党大会を受け、昨年末からぼつぼつ地方レベルで書記の入れ替えが行われているが、これから全人代の行われる3月にかけ、そうした動きは中央機関・中央省庁にも及んでこよう。この文章が活字になるころには、あっと驚く事態が出現しているかも知れない。もはや「莫談国事」の矩を越えつつあるが、党人事における「条条塊塊」といった内容であれば、私にとっても十分に学術的な研究対象である。                    

                               (2003111日稿)

 

******************************************************************************************

 

洲想象的史条件  

人:汪

20011228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召207次天双周学术讨论会,汪研究做了题为洲想象的史条件”的主。以下是本次演讨论的主要内容。

曙光:  

今天我有幸到了汪教授做演,他是《读书志的主,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研究,他在社会学界研究的域很广。下面他作演。

 

很高能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另一方面我也很惶恐,因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自己所研究的清代到清的思想史的域里。我写的西不是一个成熟的文,所以没有表,但是我希望把话题拿出来大家讨论不是一个我自己的特域,但是我是想在思想史的面上研究问题是如何提出来或者被省略掉的。

 

我之所以思考问题,是在各刺激下形成的。我在很多年前去日本会,发现有很多日本学者谈论亚洲和东亚这样问题,他有自己的史学的传统,尤其是东亚问题,成们关注的焦点。而我中国学者很少讨论这类问题。我去国,国的学者也一再东亚问题。他像我这样的中国学者有点中国中心主,不能从周的角度看待问题。我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这个批,我么关心中国的问题,要么关心西方的问题心美国的问题,很少考中国所在区域的问题。在我的想象中,往往说东方西方,很少想到洲内部的交往系,形成我们历史想象的重要性。1997年我去台湾访问,他一个问题讨论会,我被临时拉到台上,被要求讲讲有什么关洲的讨论,我当感到很愧。我在1996年的我的同事连续写了好多篇评论,都是讨论亚问题。她的评论对象,都是日本学者所作的东亚的研究。他有一套《在洲思考》,囊括了社会史、思想史、经济史、法律史等的各个方面。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讨论

 

少的讨论,并不等于不存在问题。有候我在想提出个范畴,而我却很少提及。除了它的中心之一之外,有其它的因素。台湾的学者在讨论这问题候,他也在用问题来批台湾独立的主,他一方面认为,台湾社会内部分地用民族主的模式,造成了内社会的分化,另一方面,他也不太愿意用一于大的模式,所以希望用这样一个想象的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个社会再提出解的候,是和自己面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顾历史,中国的梁启超、文都不断地过亚问题。后来由于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和日本之争——日本的大东亚的思想中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甲午争到五四运、二十一条以后,越来越少的人谈论这话题,除了毛泽东谈论亚非拉、在世界革命的范畴是用个概念之外。前些年在经济兴起的程中,有些国家的政治家提出所洲价,引起了很多的争不在我分析的范之内。

 

前几年,中央编辑出版出版了德·弗克所写的一本《白银资本》,引起了很大的争写的是十四世到十八世纪亚洲的经济对世界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想从个角度来重写经济史。他在中大量地引用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京大学的经济史教授浜下武志的《洲的国契机》,以朝贡贸易形成了经济体系。著都引了很多讨论。近几年,日本学研究中心在北京也召开过很多次中日包括台湾和海外的学者参加的于加州问题讨论。在这种讨论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他的一个取向就是重新洲的史和现实系,批十九世以来,洲地区的史是被西方中心主罩的。谈论亚问题,有一个原因是针对欧洲中心主的取向。另一个取向就是,在洲内部发现一些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构的一个想象的空。到二十世以来,所有的社会科学的只是建立在民族-国家的预设上,国家是其中的中心环节。因此要想象一个超国家的空,有有批以民族-国家中心的民族主义论述的取向。第三个原因,是因洲金融暴以后,很多国家比如四小之一的国特别热衷于讨论东亚问题,它们认为光靠向这样单个的比小的民族-国家的构来付世界性的金融动荡和全球一体化的程,无经济其内部的保,都构成了比大的问题这种用一区域构来迎接和抗拒全球一体化的想象然是受到了欧盟构的影响。欧洲逐形成了超越原来民族-国家的新的经济和政治构,来迎拒当代全球化的挑

 

我今天不是要重说过,而是希望从史的野来检验一下,他所提出的这种亚洲范畴有没有可能实现。我展一些史叙述,讨论从十九世以来个范畴在不同的人当中是怎被运用的,它们关联着什么问题,在问题中看看个范畴于我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没有极的意。首先申明一下,我只能就我所熟悉的和中国或者东亚料来讨论

 

今天的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而最早洲是一个西方概念,它不是由洲人提出来的,而是由欧洲人提出来的。Asia最早是指希腊以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土耳其、安拉西。在早期的欧洲人的概念中,洲就等于方的意思。后来近远东观念的形成和个也是有的。17以后,洲又和欧洲的殖民主和殖民扩张。我今天形成的以伊士运河、为亚非和欧的界,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界南的界,个大的洲的地理念是在近代欧洲的地理扩张展起来的。我需要对这源作一个简单的交待。在清梁启超使用个概念的候,个概念是由欧洲的教士或者日本化出来的。我看魏源的《海国志》的近代世界景的候,是把五大洲作为经纬,但是大量的叙述有采用了洋、西洋、小西洋、西南洋等中国自己的一套术语是一个很广的范畴,各大宗教都是在个区域形成的。 我今天分四个部分来讨论亚洲概念的运用,第一部分是日本明治新以来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入欧”中洲的概念与内涵。第二部分社会主的运和民族自决。在列宁提出俄国革命的及俄国自己的问题,俄国到底是洲国家是欧洲国家。个思想对亚洲近代的革命者,特是是对孙中山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他后来提出了大洲主念和当日本的大东亚有微妙的既有呼又有抗的系。第三部分多个史世界中的洲和东亚文明圈。浜下武志、沟口雄三等日本学者把洲想象成一个整体,在个世界中有很多文明,洲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明,有自己文化的特殊性。第四部分世界中的洲,把洲想象成动关系,而不是她自己就是一个完全自足的体系。最后,我会做一个自己的述和总结 1885316号,日本近代革的先泽谕吉《世事新表了一篇文章“脱亚论”,从此“脱入欧”就成近代日本思想史中反的主。他的核心涵是要脱以中国中心的朝体系,特脱儒教主洲的封建性的系,而使日本成欧洲型的民族国家。日本后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史家丸山真男认为,福泽谕吉是在1884年李氏朝鲜发似中国1989年的戊戌新的“甲申之”之后写的文章,个政似于康梁的改革派受了西方的影响,用西方近代的国家、社会、力的思想来王朝行改革,但是三天就失了。福泽谕吉一方面从价上非常化派,认为代表了进步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的原因在于,朝的改革依据的文化源相当大量的仍然是儒教。他提出脱,就是认为日本要走改革的道路,就必须摆脱儒教的影响,从新建构欧洲的民族国家的模式,包括18以来提倡的基本价,而不再依赖亚洲内部以中国中心的儒教主的文化价。所以,在福泽谕吉脱入欧的念中,第一个特点是,洲和欧洲的念不单纯是一个地理的范畴——它不能把日本搬到欧洲去——而是一个文明的概念,代表着不同的价取向。脱实质在于脱儒教主

 

问题的根源在哪儿?中国知界也生了自启蒙运以来的很多争,大部分的人可比如民主、人、自由、平等等代欧洲的文明,并用西来批判和否定儒教。一方面,脱入欧成了日本民族主义兴起的非常重要的口号,另一方面,个口号又被日本极右翼的力所使用。比如极参与洲侵略争的黑会,就把福泽谕吉祭起来。如何认识他的思想的几重性成了很重要的问题。当日本的殖民主政策实际上使用了脱入欧的启蒙主的口号,但另一方面,他在行上是入反欧,深入到和中国。1933年到1935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之前,黑东亚志士纪传》,最后一章是“洲皇帝的登极”,也把福泽谕吉放在里面,作日本大洲主的同志。丸山真男所要面的困在于,一方面他要强调入欧在福泽谕吉那儿只是一个偶然的口号,他来更重要的是民主、人、国权这类口号,但是另一方面西方近代启蒙的价又被挪用到史中,当日本的一批人把自己想象成为亚洲的代表。丸山真男面着从日本的殖民主国主当中拯救出启蒙的理性的困境。

 

第二部分我洲的社会主中、在民族自决的理背景下所提出的洲概念。洲不是一个欧洲殖民主的概念,也是一个革命的概念。社会主在反抗殖民主本主扩张程中,也提出了洲的念。社会主在欧洲一始是国的运,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批判民族主的。第一次世界大前,社会主着一个问题,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能不能支持本国政府去打另外一个帝国主国家,在民族冲突当中工人阶级的位置是什。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的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背景之下的。他认为,工人阶级不能有哪怕毫的本国阶级的同情,去参与到帝国主义战争中。列宁谈论民族自决候,主要是像俄这样的大国内部的革命者和知分子如何待小国民族自决的要求,比如俄斯人如何的独立和波的独立。列宁提出的是一个理上的要求,认为所有的革命者在关头应该支持小国的运,不能站在大国沙文主的立上。他所采用的批模式就化成民族自决权这个思想。成民族自决呢?因他是站在欧洲民族主的范式中,认为民族复杂的状况都是落后的状况。在预设下,他认为民族国家是当时发本主唯一可能的道路。他也有另外一个述:从长远来看,一个大国本主是好的,但在当理上大国的革命者不能支持本国政府,必支持小国的民族独立。在此背景下,他始了洲的讨论

 

在福泽谕表脱入欧之后25年,俄国革命的前夜,列宁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洲的醒》,《落后的欧洲和先洲》,在些文章中,他呼“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起来了,社会运和民主主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展”,咒“技十分达、文化丰富、法完、文明先的欧洲”正在资产阶级领导下“支持一切落后的、垂死的、中世西”。列宁的判断是他的帝国主和无产阶级革命理的一个成部分。按照它的点,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地的被迫民族的社会斗争就被组织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之中了。只是在个意上,他才能界定么亚洲是先的,欧洲是落后的,洲代表了在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革命的斗争。但是再仔研究他的俄国的自我定的候,我们发现列宁的仍然建立在欧洲18以来斯密、黑格儿的的基之上。黑格巴黎是勾画成绝对理念展的史,他同有用空的概念来表述,比如埃及、洲、欧洲。洲在史哲学的形中代表了前本主的封建性的社会系。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叙述中把洲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史位置上,就在于洲正在化成原来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模式中来,被迫民族国家的建国运本身包含了于世界本主的批判。当他到俄斯的:“俄国在多方面无疑是一个洲国家,而且是一个最野蛮、最中世式、最落后可耻的洲国家”。在洲再次与野蛮、中式吉、落后等概念系在一起。

 

于理解中国近代的民族主有非常重要的启1924中山在日本神的一个商会表了演标题叫《大洲主》,含混地区分了两不同的洲,一个是没有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的作最古文化的祥地的洲与一个即将复兴洲。前者是指没有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构,是要被否定的洲;复兴洲的起点就是日本,因日本当时废除了与西方的不平等条,成第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话说复兴的起点不仅仅指的是日本,而是指的民族国家。文当时为日俄争的爆和日本的利而呼,“日本人战胜俄国人,是洲民族几百年来第一次战胜欧洲人”。他在其中也用了一些族主言,如白人和黄种亚洲人的民族主念。文的叙述中包含了列宁的叙述中所没有的部分,就是后面我到的于朝和近代经济的叙述,但是他是在政治面上叙述的。他采用中国的“王道”和“霸道”的概念,强调一方面复兴的前提是民族国家,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又恰恰是欧洲殖民主义扩张的一形式,即霸道的文化。在述王道的候,他提到了朝了尼泊和中国的系的例子。在清和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已弱了,尼泊尔还提出到中国朝,他的南面已被英属印度阻断,传统的朝线经进不到中国来了,他几次像从喜拉雅山的北麓翻来,把西到中国来。文提出一个问题尼泊尔还要来朝与王道的文化有是一个理想化的述。实际尼泊与英属印度生了冲突,多次找清朝支持。文当提倡的是王道,很有意思的是他又想把王道融入到受到列宁影响的世界主文化中去。所以当他提到王道的候,一定程度上又超越了洲的念。当的知分子俄国的革命都与非常理想化的看法,他在“大洲主”中

 

在欧洲有一个新国家,个国家是欧洲全部白人所排斥的,欧洲人都毒蛇猛,不是人,不敢和它相近,我们亚洲也有多人都是的眼光。个国家是呢?就是俄国。俄国在要和欧洲的白人分家,他这样做呢?就是因他主王道,不主霸道……”

 

洲和欧洲的念代表着一定的文化的候,它的地理位置就相化了,文所叙述的价和福泽谕吉所叙述的价是非常不一的。我看到,无是脱入欧论还是大洲主,看起来洲是超越民族国家的范畴,但是一次提出来都是和民族国家和民族自决密切地系在一起的。如果将两个思想行比,福泽谕吉所想象的洲和东亚具有高度的文化同化的范畴,都是儒教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文明,而中山提出的大洲主不是这样的,他特提到了洲是所有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教、儒教的祥地。所以他把土耳其、俄斯都看成是洲范畴,而用民族国家解决内部的差异性,因此他没有形成内部文化上完全一致的念。

 

第三个问题,多个史世界中的洲和东亚文明圈念。我主要是在日本的知叙述里面生出来的。它强调用欧洲或者伊斯来界定不同的区域。从二前到二后,日本几代史学家宁愿接受自立性的东亚世界个概念,认为这个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和伊斯教文化是非常不一的,它以儒教特点,包括中国,日本,朝和越南。西定生认为东亚世界是一个自我完成的文化圈,在此文化圈中,文化又有独自的和相互关联构。这样东亚世界是以中国中心,包括周的朝,日本,越南,以及蒙古高原和西藏高原的河西走廊地区部的地域。但是史的界也有它的流性,其中有些地区,比如西藏高原,中地区,以及,由于不具备东亚的性,因而属于另外的史世界。构成东亚世界的特征的因素包括:字文化,儒教,律令制,也部分地包括佛教。因此东亚概念在文化上是具有排他性的。

 

个意一方面要把日本入到东亚以中国中心的体系中,但是又包括了两个不同的前提,一个前提是要重新建立日本和洲大系,另一方面,通过这系确立日本作独特的海洋国家的地位。如果从看,在日本扩张前的期,日本的多学者并不把日本看成是洲的一部分。前田直典在《古代中终结》中提到了“洲有机”,他认为亚洲有机是一个新的西,并不是从来大家都认为归属于洲:

 

“一般以,在近代之前,世界各地的史尚未有共同性,中国是一个世界,印度又是一个世界。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世界可以视为一个包括洲、朝、安南等在内的东亚世界,也是去大家的看法。把日本放进这个世界中然多少有些犹疑,但我亦曾考虑过这个可能性。不只是文化史上的问题,究竟朝洲等社会的内部展和中国有没有关联性抑或平行性,我近乎一无所知,日本更不用。在欧洲的世界中,例如我知道英国社会的达与欧洲大有平行性,彼此相。但在东亚方面,特在日本和中国之,是否有似情况,除近代史的域外,至今不仍未解清楚,甚至可以近乎未成为问题。一向的想法是,日本从古代至中世、近世的展,在社会基构造上与大全然隔离。”

 

个基上,构建一个有机的洲的想象完全成近代的事情。当代的一些日本学者比如浜下武志教授,沟口雄三教授,都曾经试图建立日本和洲的内在系。浜下武志在朝体系上的研究,是很大胆的突破。他在经济史的试图建立一个以朝体系为纽带、以中国中心的东亚世界体系,但是同指出,朝贡这规则修改,最基本的方向是要建立以海洋中心的不同于西方易体系的新的东亚体系。19以来,欧洲大量的易都依靠海上通道,把大陆关系从属于海洋,而传统的帝国是把海洋从属于大。他认为形式上完全是一体系,要用新的条体系来代替它。他一方面承了原来注区域性的系,但另一方面又以波和沃洛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为对象。

 

浜下提出洲内部的有机性与互性的原因在于,在与欧洲交易之前,在洲内部早已存在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易,而且是从东亚扩展到其他地区,再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它要用个理来批在整个世界体系中欧洲占中心主地位的叙述。它建立了有机系的洲概念,而在其前代部分的规则性就是用中心和周系来取代民族和国家系。它的法的最大献就在于,他翻正清所的朝体系是完全面的西,看到在洲世界内部早就存在着复杂达的经济

 

但是,东亚整体性的本身面着一些困。第一个困是,如果体系是中心和周系,而在的条体系是民族国家之系,一定程度上化了体系的理解。代中国疆域与行政构是清朝17以来逐形成的,清朝帝国建立了丰富的朝贡贸易网,但是跟朝、越南相比,日本和清朝之的朝贡贸易是非常弱的,在朝贡贸易的名下与一些欧洲国家也建立了某上的外交系。所以条体系和朝体系的规则是否有截然的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清朝有些地方的疆区域是模糊的,但是他又很完整的国家构。清朝和俄立《尼布楚条》有三个主要内容:一是中俄界的划界;二是逃人法,双方都不能保各国逃到方去的人;第三,中俄易,除了京朝外,要在辟商埠。双方存在着互系。些制度在1920的社会理中通常被视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特征。

 

第二个困在于,超国家的区域性的体制在欧洲也同存在,只是不一定使用tribute()法。在英国和印度、北美些殖民地之是有定期的互的。我如何区分欧间这种规则性的不同呢? 第三个困在于方法。浜下所有的叙述都是使用的朝贡贸易,而朝在中国的系中是比易要复杂得多的概念。它包含了礼、政治、社会交往、文化等各系,而实质性的经济贸系是在次要的地位。

 

第四个困在于,内在整体性的史是解东亚为中心的,他突出的是文化、地理的距离、海洋、政治构在形成区域系、尤其是系的候的重要性。但是他对亚洲其他地区文化的多性和系的多性——如中国和中、中国和波斯之系——缺乏比清晰的述。

 

有一个困是,他强调的是朝贡贸易,而推动贸易的与其是朝贡贸易,不如是黑市易,或者走私。清朝当时实行的是“海”,日本采用的是国政策,征收很高的税。所以大量易只能采用走私的方式。 沟口雄三在东亚这念基上重新在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范畴中构。他也认为亚洲地区以儒教中心,把中国革命和宋代以来形成的天理、公平的系在一起,强调洲内部存在文化的原理性。

 

我把所有些都概括成在多个史世界中的洲和东亚文明圈念。

 

最后一个问题,在互动历史世界中的洲。我才已提到了在构建整体的洲概念的候会碰到一个困,就是内部的复杂。是把洲看成一个完整的史世界,是把它看成一不断变动系,是很重要的。从中国史研究的角度来,日本、国和台湾的学者都比较倾向于从周来界定洲,与他的位置相。但是如何看待大内部的系呢?我两个例子。 美国的史学家欧文·拉2020年代的候曾受美国地理学会的委托,到中国和中地区作调查,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方面的调查报告,成美国的中国疆史重要的开创者。由于他受到麦卡的排斥,所以他在当并不像正清那出名,但是,他所写的书现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是1940年代表的《内洲的中国疆》,它在描述洲内部的系的候,是以中心,来描述一个超越政治和民族疆域的洲大这为研究中心和边缘系提供了一个和日本学者完全不同的野。我曾北京大学非常秀的史地理学家唐小峰先生写一篇书评,叫《城内外是故》,表在《读书》上。书认为城的两并立着两个农业和游牧的大的社会体,它城沿线的接触形成了持久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有反到各自的社会内部。因此,游牧民族受到了耕社会的大影响,反之亦然。中国唐以前的史叙述基本上是以安和黄河中心,宋以后往往是以江南、运河中心来叙述的。他都把城看疆。而却把视为亚洲的中心,看成两交往和民族融合的区域,从而形成了洲大内部的整体系。它的另一个重要点是,游牧民族最始是耕社会中被排斥到草原上的那部分人,只有当他真正成一个草原社会的候,两个不同的社会所共有的疆才建立起来。 寅恪的研究与此相近,但是在他的野中,西北而不是日本学者心的海上易和“东亚文明圈”,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在《唐代政治史述稿》中,他引用《朱子语类》中的一句:“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异”。在述番将府兵的候,并不认为这些制度是唐本身就有的,而是从外面来的。他两个人都比视亚洲内部的制度和文化的互,以及争和移民的影响。 我再一个例子。日本杰出的史学家崎市定有一个述:“洲自己早就有一个自己的近代”,他提出的假叫宋朝本主认为在十世北宋建立的候,以中国中心已建立了一个本主模式,早于欧洲。同,朝的十四世,日本的十七世,基本上构成了洲的近代叙述。自所以十世洲的近代,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的理由,一个理由是,从唐末始,族制度始瓦解,第二个理由是,唐之后五代十国的冲突中,些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的国家意,所以宋朝是建立在具有丰富的民族国家或者准民族国家意上的国家。因此他认为成熟的郡制国家似于欧洲的民族国家,他把理学看成是民族主。第三,他强调运河在易和接内地和海洋中的作用。近年来在南海发现的古船也证实了那的海上易是非常达的。然,他于宋朝本主的基本特征都是欧洲的。他认为宋代以后,中国的些特征都没有消失。他有一个逻辑结论如果只有欧洲的史,欧洲的工革命就不能生。因为这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构的问题。工革命生的背后,需要小资产阶级隆,亦必有从易中得到的累,要机器运,不能力,有棉花作原料,更需贩卖制品的市,而提供原料和市实际洋。没有和洋的交通,工革命大概不会生。”

 

他的点在弗克的最新著作《白银资本》中得了回响。但是实证研究到底能不能解近代工革命仍然是一个争问题。解释资本主有两个主要模式,一方面是克思的典解,就是一个社会生方式内在的裂变导本主生,另一方面易主的解较强调长于一个社会内部分工的影响。 崎市定,是浜下武志,都没有说亚洲就是一个隔绝对体性。只是他内部系的叙述比弱,也是我在此把拉寅恪所作的内的制度和交往系的原因。

 

最后,我做一个简单总结

 

首先,才的些分析与其说证明了洲完全的自足性,毋宁说亚洲概念的昧性和内在的矛盾性。它有候是一个殖民主的概念,同又是一个非殖民主的概念;它有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概念,但是有候又是一个革命的概念;它是一个民族主的概念,也是一个国的概念;是欧洲人的概念,但是对亚洲的界定又反来塑造了欧洲人的自我理解;一方面它是和民族自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同有是和帝国的系的;它一方面是一个相于欧洲文明的概念,同又是一个地理的范畴。 我概括几点:第一,通上面对亚洲概念的分析,它始是和洲内部找自身的代性的根源系在一起的。第二,洲概念和民族主和民族国家存在着密切的史和现实系。第三,完全自足的体的洲概念是以成立的,我谈论新的洲想象,必把文化的多元性和有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系架构要系起来,不能简单地想象一个同的文化上一洲。第四,洲和欧洲、非洲、美洲之的宗教、易、文化和事存在着长远系,在某些候某些系甚至倒了内部系。在我也可以看到,洲要建立自己的区域系非常困。第五,如果说对洲的文化潜力的挖掘是欧洲中心主的批判,那么亚洲概念的重建也是于分割洲的殖民力量、干力量和支配力量的抗拒。随着柏林的倒塌,冷在欧洲基本束,但是在洲仍然存在。洲想象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要“去冷”,是了去除造成冷的内在的构。 我把我所能阅读到的一些笔勾勒出来,是了供讨论,本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论。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候,它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同也包含了很多陷阱。我们对历史的分析,有可能提供一个想象的空,我就说这些,谢谢

 

史敏:(国展研究中心非所)

 

很抱歉我对亚洲的经济研究比多,史和文化没什研究。

 

听完演后我有几点想法。首先,洲地区尤其是东亚的文化的共同点是很明确的,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大。第二,才你到了脱入欧,我到想讲讲前些年出的一个象:脱欧入,一个例子就是英邦的国家之一澳大利。我在海南有一个博鳌论坛,主要起人一个是日本首相,一个就是澳大利理霍克,他非常极。它的外文名字是Bo Ao forum for Asia里用的是for而不是of其中经济因素占有很大的分量。因20的下半页亚洲的经济崛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有一个趋势经济区域化。欧盟的次最高,由经济一体化走向了政治一体化。此外有北美自由易区,而且美国还计划在2005年推行美洲自由易区。洲相薄弱,但是也出这种趋势,尤其是东亚。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深感不合作就不能防范新的经济危机,同不能分依赖对西方的出口,尤其是美国的出口。盟就是一个加合作的例子。此外,盟也加了与中日三国的系,而三个国家相互也加系。

 

长远看来,也建立东亚自由易区。我国也在考在数年内与盟建立自由易区。那有没有可能建成的区域经济一个封经济体呢?是不可能的,经济全球化的外部条件不允,所以,行的只能是放的地区经济。欧盟内部的易占到总贸60%,而洲内部的易占总贸40%。在东亚内部系的程中,中国和日本有望成为带动亚经济的双火车头

 

峻雄:(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今年我在日本的冲了一个会。冲1972年回日本,此后政府投入了很多,但是冲仍然没有展起来,他的人均国民收入仍然是全日本最低的。浜下教授表他的看法,提倡一国两制,自由放的冲。冲原来叫琉球王国,属于两面派,一方面向中国朝,一方面向日本朝。它离朝,离台湾也不,地理位置很好,享受当体系下的自由易所来的好,所以史上比较发达。

 

浜下教授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是香港模式的。香港在1842行清朝王国治下的自由易体制,在建立了很大的易网。原来的海洋洲一直享受着自由易体系的好。后来欧洲与易,日本帝国主义对亚行侵略,都利用了个体系。日本的工化也与个体系很有系。日本的学者杉元董也是研究经济的,他研究大阪工区的展,离不开亚易体系,个体系包括印度,香港,上海,大阪。

 

存在着很多自由易的限制,中国的改革放也离不开亚易的自由放。中国在1949年之前由于国内争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一大市。改革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被取消,看起来有点像欧洲在走向一的局面。

 

盛洪:

 

些年,我欧洲洲的解也很不得存在着很大的扭曲。在的国秩序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国秩序,我同意洲和欧洲是两个文化概念,存在着内在的原。在前代,它是两个世界模式,没有很多的交往。几百年前,欧洲和中国很似,有很多小国在打仗。在程中,逐形成了两个文化,一个是希腊代表的自由,民主,人逻辑,中国是儒家文化。不同的文化政治问题的解决的果不一,但是方法有些相似。国的解决法就是形成大帝国,在欧洲形成了罗马帝国,在中国秦一了六国。但是两个大帝国的内在文化不一致了帝国命运的不一围绕帝国所形成的系也是不一的。罗马帝国的基本逻辑是理性主和功利主的,所以它在不断扩张。但是它不能持久,而且必然国主。在扩张过程中,他们压迫其他民族,也必然遭到其他民族的反抗,致帝国成本上升,极端的情况就致帝国瓦解,形成民族国家。

 

但是民族国家不是解决世界根本问题的模式,因为虽然它在理念上是平等的,但是就像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有一个力的政府一,一群平等的人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平等的民族国家并不是解决国际问题的一个理想状是我的一个基本的判断。欧洲的史就明了一点,它们发生了多少次争,以及两次世界大,都是平等的民族国家之争。

 

另一个逻辑是儒家逻辑。中国走向秦的一,但是很快就台了,这时折点——朝儒家思想占主地位,也支配了它的系。它不是理性主或者功利主的,而是以仁治理天下,怀人。在中国,帝国的史比较长一点和欧洲不一。中国的仁政和纳贡体系合了起来。纳贡体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帝国系的源,而就是一种仪式。么纳贡体系要好于平等易呢?就在于民族国家的平等易最终导致的并不是平等的果。欧洲如果按照功利主义逻辑向外扩张,就不可能建立平等的易,而致的是殖民化。后来的民族主解放运,正是些殖民地反抗的果,而不是欧洲主造成的果。

 

欧洲国家之团结可能也与它多少次的流血冲突,与两次世界大有着密切的系。美国是欧洲系的展,它欧洲是一种强有力的保在的世界格局之所以非常紧张,就在于美国不是一个怀人的帝国,而是就想追求自身力的最大化的目,而不是追求国与国之的理想状这种强有力的帝国必然致国际关系的不公正,因它不存在道德束。想象的空洲未来能以另外一模式来理国家之系。

 

 

才史敏教授东亚的共同性的问题,我认为是很重要的。但是日本和国学者在方面作的工作比我多。文化的多性在中国内部是很重要的,在洲金融暴以后中国所作的回,是开发西部,至于经济上到底存在多大的可行性,反而不太重。在史上,一次海洋遇到力的候,都希望在内部来回应这问题。我很东亚文化在某些共同点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在里面应该到它的复杂性。日本的学者也在研究一个问题,就是日本与洲到底是平行的系呢,是本身就在里面,很重要,因为牵涉政治制度的理解。

 

我感欧盟通过经济一体化,来推政治一体化和事一体化。我们开玩笑,他在重构一个帝国模式。伯在政治理性的,存在多个国家,就会存在争,因而存在政治理性,但是一成一个帝国之后,就不存在政治理性了。丁良在翻的《万国公法》的序言中,中国与西方生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于中国不懂国法,但是17年之后他到了德国,又写了一片文,把《春秋》和《周理》看成中国古代的国法。原来的欧洲的国法只是基督教所文明国家才行使平等的主法,而在北美、洲等地区都不算。他在碰到中国的候,却没有采用完全殖民的模式,而是立条。他想欧洲大一的模式是了息兵,不要有争。但是他是倒来的,他们认为没有争,没有判,就没有外交。没有程,就没有理性。所以他们认为理性的程是与冲突与协调连在一起的。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出了一本,就叫《帝国》,但是个帝国不是我所使用的那个史范畴的帝国,而是指的全球化,好像全球化构筑了一个没有外部的帝国。但是他个模式是从美国的模式来的,它是一个主国家,但是美国的界是不清楚的,台湾海峡是,土耳其是,伊拉克也是。

 

我今天检讨这些文献,就是提出它中的洞。我之所以提出朝体系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在其中易不是占主要地位,但是在中俄订约和广州埠之后,它越来越多地具有易的性经济的意。此外,它的叙述是一种补足。而正清将个体系看成是阻碍中国入世界易体系的因素,这种叙述在史上来看是有很重的问题的,也无法解中国在漫长实践中所造的区域性的经济

 

此外,我强调亚洲大内部的系,而日本由于自己的位置,强调海洋系,而是与西方主的世界秩序是密切相的,它低大内部的系。而我认为在今天内的重要性是要从新被掘出来的。

 

(高 整理)

 

 

 

                                     20011228

 

 

 

 

 

 

                 [ホームに戻る]